這時楚國的八大軍團,在魏國的各州各郡之地,齊頭並進,每佔領數座城池,便會原地停留下來。

接著後防的糧草源源不斷地運來,有的軍團甚至準備好春耕的種子,擺出一副邊軍屯,邊長久對峙的架勢。

最讓魏國驚恐的是,原有城池內的百姓,竟然被強行遷移到了楚國之地,然後大批的楚國百姓們,在瘋湧而至前來安家。

諸葛亮、程昱等人,自然不肯讓楚國從容地做這些事情,他們讓夏侯惇、許褚等大將率領騎兵,試圖不斷地騷擾楚軍後方。

可是楚國的大軍守護嚴密,兵力眾多,根本找不到機會,任你千呼萬喚也不主動出來,什麼伏兵、聲東擊西等計都成了擺設。

這時關羽和典韋兩大軍團,加上楚風率領的新銳之軍八十萬,在青州的邊境上,擺出一字長蛇陣,齊頭兵進,往平原郡不斷推進。

布守在阿陽、安德、平昌三城的魏軍,有近十萬的兵力,三城互為犄角之勢。

居中的安德城兵力為六萬,主將乃是大名鼎鼎,素有守城之神的曹仁,夏侯淵與郝昭則各自在阿陽和平昌駐守。

只要楚軍派兵攻打任何一城,都會在左右方向,受到魏軍的夾擊,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可是楚國的兵力實在是雄厚,這樣的陣勢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形成虛設,一百二十萬的兵馬,同時三城齊撲,根本不分輕重。

曹仁看到如此多的楚軍朝三城攻來,連忙下令撤退,否則一旦被團團圍住,後果不堪設想。

臨走之時,他們將三城的百姓往濟南郡遷移,不想讓楚國掠奪其百姓資源,同時將城中的民商宅院紛紛燒燬。

魏國的百姓們,見自己已經無家可歸,只能沿途怨聲載道,被迫跟著魏軍往濟南郡行去。

楚軍並未追趕,只是佔領平原郡過,往當地遷移了數十萬的楚國百姓,重新擴建城池,修建規劃房屋,開墾耕田,忙得不亦樂乎。

可是濟南郡的百姓就遭了殃,本來市場上就缺糧,因為數十萬逃難的百姓到來,頓時讓米價一夜之間,漲了十倍有餘。

(本章未完,請翻頁)

各城的街道上,到處都是流民的身影,如果有飯吃,有屋住到也能讓人接受,可是魏軍的糧草都已經不足,春季又是青黃不接的時候。

一時間餓殍遍野,百姓們根本活不去了,又無草可食,無樹皮可剝,凍死者更是不計其數。

可是十數里之外的楚國城池和鄉間,卻是到了飯點就會炊煙裊裊,雞犬相聞,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

曹仁也想學楚國百姓那一套,讓人在大街上不斷地鼓吹百姓們,讓他們挖地道,要誓死反抗楚國軍隊的侵略。

可是面黃飢瘦的百姓們,根本不聽那一套,肚中無食,身中無衣,別說挖地道,就是多走兩步都會浪費體力,氣喘吁吁。

於是一些百姓們實在忍受不了飢餓,打著迴歸家鄉的幌子,開始成群結隊地往城外跑,其他人見狀,為了活下去,也是有樣學樣。

初時這些將軍們派兵守住關隘要地,可是這些兵卒們,也是過的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

魏國到處鬧著饑荒,一些士卒們乾脆脫下盔甲,扔掉兵刃,混在逃荒的百姓們中間,也跟著往楚國的方向跑去。

只見安德等城池的外面,到處都是一片片逃來的魏國百姓,肯求著守城的楚軍,放他們進城。

在此守城的典韋,頓時得意了起來,親自跑到城門前,迎接這些百姓們。

因為之前主公和龐統,早就想到了會有這麼一天,只不過沒有想到能來這麼早。

“大家都排好隊,每人五個白麵饅頭,進城有屋住,有糧吃,但是必須服從遷移到幽州、幷州等地的命令。

楚王還有令,只要你們返回魏地,每帶回來了十名魏兵,就賞地一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