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在黃巾軍第一天的猛攻之下,守城的官軍很是疲乏。

翌日的清晨下,他們面臨著黃巾軍一波又一波海浪般的攻勢下,竟然數次被對方攻上了牆頭。

還好搶先登上城牆的只是數十名黃巾軍,在他們還沒有站穩腳跟時,便被蜂擁而上的守城官軍給戳成了篩子。

有了這次偶然的成功,黃巾軍們似乎看了希望,士氣大震之下,更是嗷嗷叫的抗著攻城梯往上衝去。

同時城下方也跟上來數千名的弓箭手,拼命地往城上射箭,想壓制住守城者,亂箭之下令其不敢隨意的冒頭。

雖然當官者有些酒囊飯袋,但是守城計程車兵們卻是異常的頑強,頂著飛如蝗雨的箭矢,拼命地將滾木和檑石等物傾瀉下去。

硬生生地將薊縣的城池守得牢不可破,令黃巾軍在數天的狂攻之下,折損甚大不說,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摸了幾次牆頭。

五萬黃巾軍愣是死傷過半後無功而返,讓這幾方渠帥非常地無奈和氣憤,約定攻擊輪換的時間結束後,只能寄希望於周倉的地道工程。

可是滿心期待地道的進展時,卻聽到了裴元紹述說城內有內線接應的訊息,可不費一兵一卒便可攻破此城。

並已約定好今晚三更時開啟東城門,以火把一熄一燃反覆三次為訊號,大軍只需潛伏在附近即可。

聞聽此言的這幾方渠帥初始有些面面相覷,接著便心中的怒火大起,他們感覺到自己被耍了一樣。

世上哪有這麼巧的事,偏偏他們的手下死傷殆盡時,對方卻突然有了內線的訊息,進城的地道也不用挖了。

他們紛紛拔出兵刃,一副怒氣衝衝的樣子,他們不敢招惹周倉,畢竟人多勢眾,可是裴元紹就不一樣子。

眼看著這幾方渠帥,就要將怒火發洩在裴元紹身上,雙方虎視眈眈的架勢,馬要就要火拼一番。

這個時候勢強的周倉自然要出頭保住裴元紹,更何況他們兩人兵力集結在一起,已經遠遠超過對方這幾位。

形勢比人弱,這幾個渠帥也不是傻蛋,只能硬吞了啞巴虧,不過雙方藉此生了間隙,遠不像以往那樣在相互信任。

巧合的是,裴元紹的遠親劉方子正是薊縣郡都尉,負責城池的防護職責,在他重金的允諾下,對方便趁著夜色悄然讓親隨開啟了城門。

七萬多黃巾軍一聲吶喊之下闖入到了薊縣之內,除了部分官兵在激戰中敗逃出城外,大部分人還是投降了對方。

周倉帶著裴元紹在劉方子引路下,輕鬆攻陷了刺史府和太守府,將兩個還沉醉美色之中的傢伙斬了首級,令人懸掛於城門之中。

可是另一方的渠帥們不知是因為洩私憤,還是因為官兵的頑強造成他損兵折將,一進城後,便開始瘋狂屠戮投降的官兵和城內無辜的百姓。

至於官倉的這些物資早就被大家瓜分一空,不滿足的前提下,自然是將目光放到了百姓身上。

黃巾軍歷時了三天的屠城,有數萬的百姓倒在了血泊之中,更有無數的房舍、店鋪被燒燬,大量的錢財被掠奪一空。

在這過程中周倉曾有過於心不忍,強力制止過其他渠帥數次,怎奈連裴元紹也是見錢眼開的主,也是趁機狠狠地在百姓身上撈上一票。

他無奈之下只能約束自己的部下,不得胡作非為,他的行為甚至讓其他的渠帥嘲笑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