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餘國,玄莬郡之北,南臨高句麗,東與挹婁,西與鮮卑接,北有弱水,地方足二千餘里,亦屬於東胡民族之一,文化源與大漢,更與高句麗是同宗同系。

夫餘國建都夫餘城,乃依鹿山而建,由地到高的奇特地勢。

整個城池以木柵為築,城為圓形,王宮建在南面高山之中,後有密林,一量敵攻破前城,夫餘王便會率眾進入深山躲避。

原高句麗亦曾以木柵圍城,後與大漢多年來交往密切,便棄柵為土石建城。

只有夫餘國依然還保持著數百年來建國的習慣,城中所有的建築,無論是民宅還是商鋪,還是高貴的王宮均以環形為狀,以木柵混合石土為料,到也不失為一道風景。

阿恰麗千里迢迢來到夫餘王城後,棲息在驛館之中,便馬上派手下前往王宮遞上國書,希望能夠儘快召見。

誰知國書到是遞交了上去,卻從此如同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度日如年的皇后,深知夫餘王夫臺不願意與高句麗結盟,便故意怠慢於她。

阿恰麗無奈之下,只能拿出隨身帶來的數件珍寶,想盡辦法賄賂給夫臺身邊的近臣格里魯,讓其替她說盡好話。

只要能夠面見夫餘王夫臺,她就有機會達成自己的目的。

夫餘王夫臺為人長相猥瑣,身材矮小,以在位數十載,年紀剛過花甲之年,卻依然生性貪婪好色。

宮中的管事自從收了阿恰麗的好處後,趁著夫臺高興之餘,便假裝無意間談起皇后阿恰麗的美貌。

把三十餘歲高句麗的皇后誇得是如何風韻猶存,美得不可方物,頓時讓好色的夫臺有些心猿意馬起來。

為了滿足心中的好奇,夫臺不管此時天色已經較晚,依然馬上宣召高句麗國王后阿恰麗覲見。

在事先的安排下,打扮得楚楚動人的阿恰麗趁著夜色來到了王宮。

夫臺用色咪咪的目光,仔細打量了一下面板白皙,五官精緻且豐滿媚人的阿恰麗,覺得甚合自己的口味。

於是心中便有了主意,裝模作樣地問道:

“王后乃是千金之軀,竟然不遲勞苦親自來我夫餘王宮求見,不知是何事啊?”

阿恰麗也裝做受了極大委屈的樣子,兩眼朦朧,含淚而不流,一副小鳥依人的模樣,未見開口,便會讓人猶憐三分。

“在國內常常聽說夫餘王豪情萬丈,對內禮賢下士,體恤國民,對外不懼豪強,敢於爭先,素有夷平四海之心,今見夫餘王更應了漢人的那句話,見面更勝聞名。”

美人的誇讚此時更顯得很是受用,夫餘王夫臺有些得意忘形地拍著胸膛說道:

“說吧美人,有什麼要求儘管提,那區區的楚國還不是不放在眼裡的。”

阿恰麗聞言後感覺到機會來了,眼前這個齷齪不堪的老傢伙,此時倒是越看越蠻順眼的。

“奴家在國書上已經寫得很明白,希望夫餘王看在同宗的面子上,不讓做唇亡齒寒之事,希望與我國結盟,能夠合兵一處抵抗楚軍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