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青龍軍團和白虎軍團分別在關羽和張飛的率領下,趁著凌晨之機從玄莬郡的西蓋馬進入高句麗。

同時,趙雲率領朱雀軍團從樂浪郡的樂都縣進入東濊國。

自從高句麗新任國王伊夷模兵敗被擒下獄後,聞知此訊的高句麗國內王宮頓時大亂了起來,伊夷模的兒子年幼阿允,尚在吃奶吮指的年齡實難堪大任。

這時伊夷模的表兄弟位宮,被一些年輕激進的將領在危難之際推舉了出來,準備出任高句麗的國王。

但是他遭到王后阿恰麗的瘋狂反對,有道是母憑子貴,頗有野心的皇后阿恰麗,自然不肯放過垂簾聽政、母儀天下的機會。

在一幫老臣的極力抬舉下,安然在高句麗國都國內城準備舉行登基大典。

結果得到將領支援的位宮決定動用武力,雖然伊夷模將國力的兵力幾乎調之一空前往楚國。

但是高句麗人口雖然不過三百餘萬,但是常年征戰的他們,幾乎存有後備投二十萬左右的兵士。

平常無戰時以耕田為生,戰時便會棄耕從戎,甚至連盔甲兵器亦有存之。

國內城中常年駐紮著五萬多人,是王后擁有的最大兵力,可是在外圍諸多的郡屬內,位宮在短期內凝聚的兵力幾乎是他的三倍。

民間對國王伊夷模的戰敗,便頗有微辭,女人為王在高句麗的歷史幾乎不存在,所以平民者支持者甚少。

再經過位宮有意的宣傳擴大化,傾向於他的百姓越來越多,自然招募起兵士來也會更容易一些。

於是雙方在國內城附近交戰不斷,讓本來國勢不振的高句麗雪上加霜。

雙方所有戰爭的開銷又均壓在了百姓頭上,沉重的負擔,連年的內戰,幾乎讓多數的百姓們看不到希望。

凌晨時分,十幾萬的騎兵如同一片籠罩天空的烏雲,疾速地從南往北而來,伴隨著轟隆隆如似雷般的聲響。

不久,遠處的一座城池彷彿跳脫而出的太陽般,映入到大軍的眼簾。

“我們已經到哪裡了?”

關羽問道。

張飛掏出一份羊皮地圖,上面勾勒滿了高句麗境內重要的城池與地形,他眯了眯眼睛,總算在地圖上找到了相關的位置說道:

“前面這座城池叫烏勒爾城,是高句麗南部地區較大的城市,有人口約三十餘萬,算是一個邊陲要地。”

關羽嘴角輕微地上揚,有些傲氣地說道:

“區區三十萬人口的城市,還叫什麼要地,不如我們遼東郡內隨意的一個縣。”

周圍的校尉及偏將們,聞言後均都笑出聲來。

“那就一個不留,全都送回楚國吧,主公說了,兩國的人民在一起生出的孩子更聰明,這叫民族大團結。”

張飛哈哈一笑後,將手中的丈八蛇矛往前一指說道,眼神中更是閃耀著野狼般的綠光。

“好,就不等後面步兵押送的糧草輜重了,我攻取東城門,你取西城門,誰最先攻下,城內的百姓歸誰,不過主公說過了,不允禍害城中百姓,違令者斬。”

關羽手縷頜下的長髯,豪氣地打賭道。

張飛一聽也不計較,便點頭應允。

後面那五萬步兵原本就是他白虎軍團麾下,他自信的認為哪怕比對方少上一半人馬,亦可以與其一爭高下。

於是兩大軍團長,就此分道揚鑣,各率一股龐大的鐵流分成東西兩路,直撲遠處的烏勒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