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我的地盤,我做主 第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1/2頁)
章節報錯
楚國風調雨順之下,一年下來也不過收穫五百萬擔糧食,還得靠大量野菜來補充口糧才能夠活下去。
這批相當於楚國一半年收成的糧食,在輾轉反側之下,最終還是落入到了楚風之手,這一刻起,他簡直被幸福的磚頭砸暈了。
當然,還有幽州多年來的稅銀,更是有六百萬兩黃金之巨。
但是相比戰亂之期的糧食來說,價值要顯得弱上幾分,畢竟有時候錢不一定能買到糧。
得當大量資源的楚風,此時就跟爆發戶一般有些漂漂然了。
此時幽州的黃巾之亂已經平定,雖然盧植等人相邀他進攻其它州的黃巾軍,卻被他需要整頓新領地為藉口推辭掉了。
楚風的妻子貂蟬總算聯絡上了,這讓他心中最大的一塊石頭落地了,他需要面臨的問題依然很多。
高句麗等國不可能就這麼輕饒掉,玄莬和遼東郡雖地大物博,卻是人口稀少,又面臨著鮮卑和夫餘等國常年的侵擾。
雖然樂浪郡內有著四百多萬百姓,早已人滿為患,可是分攤到所有新領土之中時,這些人口顯然是不夠了。
種種的問題如同千絲萬縷一樣縈繞在心頭,他需要一根一根將之縷順縷清。
按理來說,從叛軍手裡繳獲朝廷的物資,理應歸還朝廷。
適逢亂世之秋,楚風可沒有那種好心,只接將城內空置的糧倉上放一把火,對外宣稱糧草和金銀已被黃巾亂黨燒燬和搶奪一空。
然後,楚風派人前往幽州各地及其它州府放出訊息,凡是避難來到楚國境地,一律免費提供田地、房屋,還在三年內免除各項稅收等各種吸民政策。
如今黃巾四起,各個州府衙門忙於剿滅叛賊,誰還有時間去反對楚風搶奪人口的不良用心。
甚至楚軍派出大批騎兵,沿著所有官道派送糧食,在藉機將人帶回領地。
由於楚軍很快撲滅黃巾在此地的叛亂,所以幽州成為了東漢末年受難最少最輕的州府。
自從收編了當地的官軍和降他的黃巾軍後,楚風的麾下軍馬已經多達八萬人左右。
他帶著這些軍隊和當地數十萬的村民及數千輛載滿糧食和金銀的馬車,浩浩蕩蕩地往楚國趕去。
楚風有意地將行軍速度放慢,繞著圈的將幽州其它郡地走了一遍。
每到一地,就開始給窮苦的人們發放一些糧食。
專門讓一些部隊的思想者,給一些生活在貧困線上的百姓,講解投奔楚國才是希望的道理。
窮苦的百姓哪裡懂得那些,只要是給他飯吃,給他屋子住,讓他們去哪都行。
多少年後,有個叫楊修的傢伙曾經向他人提起過,當年楚風的歸國路線實在是太陰損了。
本來身處廣陽郡薊縣的楚軍,只需要從右北平郡,穿過遼西郡就能回到自己的屬地。
可是這貨仗著兵多、糧多、錢多,偏偏掉頭往回來到涿郡各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