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正是為人清雅,學識淵博,受世人敬重的司馬徽司馬德操,人稱水鏡先生。

“向朗、劉廙,你二人如何看待董承造反之事?”

司馬德操突然間開口,向身邊的兩名弟子鄭重問道。向朗等人聞言後一怔,顯然沒有想到老師會有如此一問。

反應較快地劉廙率先回道:

“此事在學生看來,無有對錯之分,只有強弱之理!”

“哦,為何如此一說!”

司馬德操放下菜籃,走出壟溝,坐在一把備好的椅子上,饒有興致地問道。

“楚王強而天子弱,正如同森林中的猛虎食兔,世人皆憐憫弱兔,而怒猛虎殘忍。

卻不知山中若無虎,則兔多食盡甘草,導致更多生靈塗炭,此乃物競天擇,適者而生之理,故言此事無對錯之分,只有強弱之理。”

劉廙侃侃地回道。

司馬德操笑著點了點頭,說道:

“你將楚王比做猛虎,卻不比成惡狼,說明他的仁政深得你心,你將天子比成弱兔,雖有不敬之嫌,但也切實。

甘草如同世間百姓,讓官豪世家視同草芥,到也恰當。不錯!不錯!

你隨我身邊學習多年,也明白了一切世理,是時候出徒前去考舉功名,走自己的仕途了!”

劉廙一聽老師說出此話,大驚失色地跪在地上,連連說道:

“老師為何要攆學生,是不是學生哪裡做得不對?”

司馬德操擺擺手說道:

“呵呵,你誤解老夫之意了!”

“你學了一身的本事,如果不出師,只是陪伴左右,豈不是屈才乎!

如今楚境百姓安居樂業,逢造反之事,多名官員被殺,也正是缺官少役之時。

正好你可以一舉成名,天下識,豈能跟著我種菜養花,浪費大好時光。”

向朗也緊跟著說道:

“弟子願意學老師隱居在此,陪伴左右,功名利祿不取也罷!”

“此言差矣,為師看透世間蒼涼,以隱世為生,是因天道禍亂,民不聊生,天下間無有明君主持,心中不願為昏君左右。

所以才從年輕時一直隱到年邁之齡,而吾來到楚地亦有一段時間。

看那楚王有雄才大略,為人野心頗大,卻走在正途之上,雖然為人手段狠辣,卻不惡毒,這才放心讓你二人出仕。”

司馬德操笑著回道。

(書友若覺得還入法眼,請別忘記收藏本書)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