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聞言後頓時面色有些不安,畢竟他的一切都是楚風所賜予,一旦對方聞知後,下場如何就是用腳後跟去想都會明白。

雖然曹操、袁紹等人偶有派密使前來,但都是嘴上說得好聽,然後像徵性地付出一些珍寶錢財,緊接著便會張口要官。

“天下間的名士皆言,楚王明為大將軍,實為漢賊。

他透過科舉一制,讓天下學子心中只知有楚王,卻不知有皇上,皆為其感恩頌德,官職是朝廷所派,楚王卻得名利,實在是大逆不道。”

董承見皇上沒有阻止其言,便大膽地吐露心聲繼續說道。

“國丈忠於大漢之心,天地可證,朕又豈能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知,可是我與董太皇太后皆寄人籬下,心雖有不甘,卻不得不為啊!”

漢獻帝一臉惆悵地回道。

“請陛下放心,尚須等待些時日,我會聯合天下忠於朝廷之人,共同舉事,重振吾大漢皇威。”

董承因女兒的緣故,此時已經升任車騎將軍,有了獨自開府的資格,可是有楚風這樣的大山壓著,他卻是有名無實,實在是心有不甘。

“此事還須萬分小心,不可輕易動之,要動就要有必勝之把握!”

漢獻帝小心地叮囑道。

這時漢獻帝身後的一名宮女,雖然在低頭搖扇,裝做未聞,實際卻暗中將其談話的內容默記在心裡。

這時南州士子龐統龐士元,正風塵僕僕從官道上往幽州而來。

為人身材中等,相貌醜陋,但卻是滿腹經綸,司馬徽被稱為鳳雛之名,亦有輔佐帝王之才。

他這次前來,實為二事,其一,司馬徽在楚國涿郡學院裡任先生,並且他的學生劉廙和向朗,皆已同往準備參加三年後的學試。

他與司馬徽亦師亦友,關係密切,對方如此的舉動,說明楚王為人值得信任。

雖然楚風在南州學子的口碑中多有詆譭,但是龐統還是認為眼見為實。

便想參與科舉考試,與天下學子一較高低,順便考察一下楚王是否兼備帝王之才,這是其二事。

他前來之時,本想邀請徐庶同往,可是對方卻擺手笑著推脫,說是已經應下劉皇叔的所請。

看到好友已經有了的名主,龐統自然恭喜不已,如果沒有楚風的話,或許他也會選擇劉皇叔劉備這樣的主公。

劉備這人雖然地盤不大,實力不強,卻在南州士子當中名聲俱佳,此人口才很強,素有興漢之志,為人仁慈厚愛,深得民心。

他又被人常常提起劉皇叔的身份,此身份也曾得漢獻帝查閱皇家族譜之口,亦親口曾認,更令他在名士中如虎添翼。

(書友若覺得還入法眼,請別忘記收藏本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