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一個有仇必報的真男子,開場時以方如何給他的難堪,他自然記在心裡。

一旦他找到機會,必然會十倍、百倍反擊回去,這便是他的性情。

有道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在蔡文姬的眼中,楚風不是西施,而是英雄豪傑。

哪怕這些庸俗的字眼,從他口中發出,都顯得幾分英雄氣概,所以不但沒有怪罪,反而更加的欣賞。

“你所做的詩句,實在有損讀書人的顏面,我用恰當的詞語修飾一下,又有何不可?

難不成不可下嚥的東西,也要虛偽地說聲好?”

此話一出,讓那些上前剛奉承完計程車家子弟們,頓時感覺到臉上有點發燒,有些神色尷尬地站在原地,不知該如何是好!

說句良心話,士族才子阮瑀的詩還是不錯的,雖然說不上是傳世的佳句,但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也評得上是可入耳的好作品。

只是楚風內心裡故意所為,讓其現場難堪而已。

有些不服氣的阮瑀說道:

“你說我的詩狗屁不通,那就請你吟詩一首比較下如何?”

楚風依舊面上冷笑地看了對方一眼,然後頗有禮貌地向身邊之人問道:

“文姬小姐可有佳作?”

蔡文姬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如今在大詩人面前,又有誰敢造次!”

可是話語一落,她頓時知道自己無心之舉下說錯了話,豈不是表明對方的阮瑀,在楚風面前搬門弄斧。

不過事已至此,她已經傾心於楚風,得罪不得罪人,早就是無傷大雅。

楚風問完之後,也不故作謙讓,只見其張口帶著悲愴地語氣誦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夜聽胡茄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

聽完整句詩的盧植,眼中射出一道精光,突然站起身來,莫名衝著楚風就是深深一拜。

從他的激動的神情裡,似乎已經完全讀懂了,詩中淋漓盡致表現出的鏗鏘激越、豪邁曠達之情。

只見他彎著腰,鬍鬚微顫,聲音沙啞地說道:

“大將軍乃是真正的曠世奇才,盧某一生戎馬生涯,替死在戰場上的無數將士及其家人們,感謝您的緬懷和理解。”

“上一首的詩句與其比起來,真乃是狗屁不通!”

剛緩過神來的楚風,立馬上前攙扶起盧植,口中連連說道:

“盧大人你這是要折煞晚生啊!”

激動下的盧植,也把讀書人認為的粗俗不堪言語當場說了出來,來表明內心的感慨和對楚風的讚賞之意。

這場洛陽詩會的詩魁,靠著楚風脫口而出的兩首絕世佳句,已經非他莫可。

甚至接下來的第三場比試,已經有無均可,無足輕重。因為三局兩勝下,顯然蔡文姬一方已經穩勝無疑。

(書友若覺得還入法眼,請別忘記收藏本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