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我的地盤,我做主 第一百八十一章 王允的籌劃(第2/2頁)
章節報錯
同時在他的地盤下,又可以讓我無法安然離開洛陽,利用禁錮的便利,便可以源源不斷地從楚地索取兵馬、糧草等物。
我便成了其可以不斷宰割的物件,如此大的好處,董卓老賊豈能殺我!”
楚風的一席話分析的透徹嚴謹,讓在眾的這些重臣們無不信服。
同時對楚王的認識更是加深了不少,很多人原本以為其不過一莽夫,怎知也是才華橫溢,頗有見地之人。
可是他們哪裡知道,這些話不過是楚風照搬郭嘉的話而已。
楚風既然瞭解董卓的打算,自然不會讓其得逞,更不會讓其綁縛住。
甚至在他的心中,天下還沒有什麼人能夠禁錮住他,別說區區一個洛陽的董卓。
“那你豈不是更危險?”
王允思索過後說道。
“放心吧,我自會來去自由,到是岳丈除賊大事,還毋須操之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過急,董卓尚未到除掉的時機,反誤了卿卿性命。”
王允見楚風主意已定,又無心參與他們謀算董卓計劃之中,無奈之下便揮了揮手,示意其可以自行離開了。
誰知這時在座的蔡祭酒蔡邕,面對楚風離去的身影,卻是目光閃爍不停,似乎對長相英俊,又頗有見地的楚風動了點小心思。
他有一女名為蔡文姬,年方十五歲,自幼曾與河東世家的二公子衛仲道有婚約。
河東世家大族衛家,祖先曾出過漢代名將衛青和被立為皇后的衛子夫,從此而名噪一時。
經過這麼多年來,河東衛家早無身居高位的官宦之人,反而後代棄官從商。
在經過多代人的努力下,生意遍佈各州府郡,倒成了一個富甲天下的商人。
在蔡文姬剛出生不久,當時的蔡邕不過是因罪流放之人,但是他善詞賦,通經史,精書法,在當地也是個人皆眾知的名儒。
可是這一切改善不了家中的窘迫,為了解決溫飽問題,不得不屈身與河東衛家交往,時常受其賙濟。
這時的河東衛家,早已看出來蔡邕不是沉淪市井之人,終有步入青雲,走上仕途的那一天。
便提出要用其家次子衛仲道與蔡文姬聯姻,待雙家均長大成人時再履行婚約。
蔡邕在心裡面其實並沒有看起衛家,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裡,商人無論積累多少財富,也不會讓讀書人看在眼裡。
他先是婉言謝絕了數次,但是衛家亦然斷絕其經濟求助,從此便是冷言相待。
那時經濟困難的蔡邕,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這才勉強點頭應允。
一轉眼十餘年過去了,蔡家的家境自然也今非昔比。
他為了報當年之恩,利用自己的關係,曾多少次幫助過衛家,疏通地方關係,助其盈利頗豐。
蔡文姬從一個不通世事的黃毛丫頭,也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容貌絕佳的少女,不但如父般才氣英英,更是個非常有主見之人。
(書友若覺得還入法眼,請別忘記收藏本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