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浪郡目前還有子民一萬九千六百戶,人丁四十三萬六千四百餘人,其中青壯年十五萬六千餘人,其餘均為老弱婦孺。”

“其中可開墾的糧田約為......”

賈詡將一項項統計上來的資料正彙報給楚風,有很多資料來源於,原有衙門內還未有銷燬的資料,以及後來實地的考查補充。

關羽甚至包括貂蟬等人,都被派往郡內各縣等地方任職,由於從基層亭長開始到縣令的官職,人員都非常的奇缺。

導致下面一處於無主的狀態,難免會滋生一些盜匪橫行鄉里,這不得不讓關羽等人前去任職和鎮壓這些匪寇。

當朝廷的地方官員撤走時,不光拿走了庫銀和糧草,也就地銷燬了不少珍貴的戶籍資料。

只是有一些慵懶的官員並沒有執行,而是忙於臨走前能夠大撈一筆,這才有幸給楚風留下了不少戶籍等資料。

面對一窮二白的樂浪郡,楚風有個大膽的想法。

俗話說不破不立,此時落難的百姓反而容易人心收攏,也沒有士族及地主豪紳給予暗中阻礙和破壞。

這叫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他想把上一世的土地改革的方法,拿到這個時代來用,當然不會全盤照搬,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修改。

既然土地已經連一個像樣的城市和房屋都沒有,那就重新規劃,全部圍繞著良田重新建立。

楚風在地圖上已經接連標註出數十座城市,城與城之間相隔百里之距,百里方圓內多為欲要開墾的良田,良田與良田之間,又統一規劃了許多的村落。

如果在地圖上,將城與城相連成線,你會發現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城郭,在佈局上無論攻與守,都會很快得到郡內各方向的資源。

哪怕是種植的良田,都很難會入侵的敵人破壞掉,因為敵人只有三個方向可以攻入到樂浪郡。

一個是從遼東郡直接攻入,主要的敵人將是公孫贊,也是最為嚴防之處。

楚風特意在名為潘汗的地方,準備建立了一個長達五里的關隘,此地如瓶口般狹小而易守難攻,可以有效防止公孫讚的突襲。

而且目前根據各方面幽州的情況來看,公孫贊面對著鮮卑的侵擾,正忙得焦頭爛額。

甚至他放出話來,等樂浪郡富裕一點的時候,會前去光臨一番,顯然他認為等對方建設完畢後,他在去洗劫才會顯得有成就感。

另一處則是高句麗,不過此時高句麗正面臨著皇位的爭奪,處於王子間的內亂之中,起碼在十年內不會有心思關注到他們。

最後一處則是海路,海岸線實在是漫長,楚風靠內陸城與城之間鎖住海上入侵的路線。

好在當時各州的水軍並不強大,加上面臨著朝廷統一管制,無人敢光明正大的侵擾他人。

哪怕是公孫贊也是對外打著土匪的名義,才敢趁樂浪郡無主時洗劫此地。

楚風接著在城與城,村與村之間,用大量的筆直的線條連線在一線,也是他們之間行政區域管轄的劃分線,更是一條條寬敞的官道。

(書友若覺得還入法眼,請別忘記收藏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