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原本僱傭的車伕們死得死,跑得跑,就會面臨著無人駕車的尷尬局面。

否則這十幾車的財貨,光憑他們原先僅有的人手,根本無法運走。

楚風他們按照賈詡所給的路線圖,在縣城內收購了一些淡水和食物,便開始急速地掉轉方向,直奔東面的渤海而去。

這一次換行水路的奔襲,將會多出近上千公里的行程,幾乎在海洋上橫跨了整個幽州,將多走上數月時間,才能直達樂浪郡的所在。

但是,卻會讓公孫贊絞盡心機準備滅殺楚風的計劃再一次落空。

按照賈詡在書信上的叮囑,楚風他們需要在一週內,走完數百公里的路程,然後在冀州和幽州一處不起眼的小型渡口上船。

為了不被敵人察覺,所需的船隻將會在那裡,停留一週左右的時間等待他們。

過了這個期限,這個常年奔行海外的商人,就會不得不離開那裡。

所以楚風他們必須要在指定的時間內趕到,否則將會面臨著更大的危局。

對於古代的交通公具來說,較差的路況和馬車的緩慢速度,這數百公里的陸路奔行,簡直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為最終他們要換上船隻回去,便不在顧忌馬車的耗損,開始拼命的奔跑起來。

待楚風上路的一天後,公孫贊也陸續接到了探子的密報。

他知道了冀州十八路江湖匪寇幾乎全軍覆沒的情況,開始痛罵這些土匪狗肉上不筵席。

接著他手下的探子又瞭解到楚風等人,突然變換了前行的路線,改從朝東面而行。

公孫贊幾乎不用下意識的思考,立馬判斷出楚風這一行人,是要改行水路回到樂浪郡。

之前他不是沒有想到過,楚風會改從水路回到自己的地盤。

可是那需要繞行很多天不說,而且港口處也必須要有相應的船隻才可。

在這個時代,能夠遠航的大船實在是太少,況且幽州這樣的窮鄉僻壤之地,有實力的遠洋商人很難會來到此處。

到於那些靠海的漁民的船隻,都是小型的,一般都是在近海處捕魚,船隻的狀況根本遠行不了。

外加上楚風等人並不知道,會有敵人埋伏在各個必經之路上等待著他鑽入網內。

綜合上述的種種情況,公孫贊才疏忽掉這條路線。

可是他認為亡羊補牢尚未晚,馬上命令埋伏在冀州和幽州交匯處的一萬精兵,馬上起程趕往冀州的各個渡口。

同時又散出大批的探子,摸出楚風的行走路線,爭取在其前方設伏攔截。

原本公孫讚的佈署已經很嚴密,可是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派親系帶上不菲的金子,快馬前去冀州拜訪一下渤海郡的太守,爭取讓其幫助封堵一下楚風的行程。

又一張無形的巨網,針對楚風一行人籠罩了過去,楚風能否安然避過,就看他和敵人誰的速度更快。

(書友若覺得還入法眼,請別忘記收藏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