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一群土雞瓦狗而已,何足道哉!”

楚風早知這兩位不是貪生怕死之輩,才故意有些一說,才好藉機將下面的話引出來。

“好好好,既然我等視對方如無物,又皆是武藝不弱之人,何不賭上一賭如何?”

“怎麼個賭法?”

典韋眼睛一亮,興趣大漲地搶問道。

關羽手捻著鬍鬚,也頗有興致的說道。

“請講!”

楚風眼睛轉了轉,將兩位的神情盡收眼底,心中暗道一聲:“可算請君入甕了。”

吊足了對方胃口後,這才裝作深思熟慮的樣子緩緩說道:

“明天一戰我等若還活著,說明大家是經歷過生死的兄弟,皆是可信之人。”

“那就賭誰殺的賊子最多,誰就是眾人中的大哥,然後皆按名次排序,結成金蘭兄弟,從此同生共死,永不背叛,爭取日後闖下不世基業。”

楚風不敢輕易說出大逆不道反漢話語,因為他不知面前這兩人,內心裡對這個大漢是否愚忠。

只能含糊其詞的告訴大家,他的志向可不是光殺殺些山賊而已。

誰知道這兩人聽完話後,對視一眼皆沒有馬上應承,就連莽漢似的典韋也一時沒有馬上應承。

楚風知道他們是在思考結義之事,而不是懼怕賭約,畢竟他們在一起相識不過一頓飯的時間,彼此還不甚瞭解。

他自然不會給兩人繼續冷場的機會,馬上故作不知兩人心思,臉色一寒,口中用言語接著刺激道:

“哼,怎麼?是信不過我的為人,還是怕打賭輸了沒面子,還是說壓根就沒敢想去。”

“有何不敢!我進城亦聽說你的為人,不畏權貴,斬除奸佞,這賭我接了。”

在楚風的言語刺激下,關羽不再猶豫,而是搶先回道。

典韋見狀後,自然不會弱自家威風,便也緊跟著點了點頭,表示接受。

於是三人約定明日清晨在此集合,拿好各自兵器,出城前往白袍山除賊。

楚風回到客棧,自然將今天的事情興奮地說給了賈詡聽。

賈文和聽完後,笑著點了點頭,口中少了恭喜二字。

又問道楚風明日前往白袍山,就靠他們數人,可否有除賊良策。

要知道敵眾我寡,強攻不是智取之道,畢竟人的體力有限,雙拳更是難敵四手,顯然並不看好他們的蠻幹。

賈詡哪裡知道楚風反傷刺甲的神奇,只當做對方是武藝高強之輩,之所以當初讓其除賊,是心中有了智計幫襯,才有此一說。

誰知道正中對方的下懷,才有了兩人的一拍即合。

同時他也對楚風的膽識也十分地欣賞,畢竟一無兵,二無將,三無背景的人,就敢承諾前往。

在當時一言九鼎的年代,可是什麼人都敢應諾的。

賈詡之前想要投奔董卓,就是因為對方勇猛且野心勃勃,只有這樣的主公,才能讓他的才華發揮的淋漓盡致。

所以對這樣的人,他是由衷的喜歡,甚至隱隱超過了對董卓的欽佩。

賈詡在不知情楚風底細之時,自然不會讓其枉送了性命。

便鄭重的囑咐對方,使用擒賊先擒王的智計,讓其潛伏在山前,尋機潛入敵寨,然後憑其出其不意再將對方的賊首金煞拿住,下面的賊兵自然是不戰自潰。

賈詡的想法固然不錯,可是楚風可不是這麼想。

他就要憑藉著反傷刺甲的威力,光明正大的殺上山去,屠盡滿山賊寇,藉機收伏典韋和關羽這兩位猛將,否則如何服眾。

要做就做一個三國裡有勇有謀的主公。

(書友若覺得還入法眼,請別忘記收藏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