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哈哈,我有孩子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陳松站在宿舍樓下,不停的點頭。“不錯,不錯,確實不錯。”
“先生,既然學校現在已經沒問題了,那是不是該招收學生了?”站在陳松身後的李三娃問道。
陳松轉過身子,看著李三娃,問道:“怎麼你對這事好像還要比我上心?”
李三娃有些尷尬地撓撓頭,“那啥,我也想來讀讀書。”
“哈哈哈,我就說你怎麼突然對學堂如此上心,原來是打著這個念頭。
既然你想來學堂讀書,那我肯定會讓你來的。
只不過,不要想著你是我的人,就在學校拉幫結派,就在學校搗亂。”陳松教訓著李三娃。
陳松相信李三娃,只是有時候李三娃的腦袋就好像不夠數一樣,不定時的抽風。
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陳松不得不給李三娃打個預防針。
“學堂是讀書的地方,我肯定不會搗亂。先生就放心吧!”李三娃連連保證。
陳松帶著李三娃在學堂到處轉了轉。
學堂畢竟不是專門建造的,是用住宅改建過來的,這樣一來,面積就有限。
除了必要的校舍教室之外,幾乎沒有多餘的對方用來佈置其他的設施。
陳松走出學堂大門,回頭看了一眼,喃喃自語道:“等學生更多了,學堂必須擴建,到時候,從醫院當中弄些實驗器材出來。”
回家的路上,陳松想了很多。
目前的新學學堂,可以招收的人很有限。
那些傳統的讀書人對陳松的新學大都不感冒,儘管有李知味這些愛好雜學的人,可這種人實在是太少了。
所以,就必須從其他的地方招收學生。
陳松想到了普通老百姓,想到了那些想讀書卻讀不起書的普通老百姓。
幾千年的發展,儒學已經成為貴族階級的學問,和底層老百姓已經脫節,成了文官、士紳以及地主維持壟斷的工具。
這個年代,能讀得起書的人,家境大都不會太差。
可是,家境好的文官、士紳以及地主相較於全天下還是太少。
所以,陳松打算來個釜底抽薪,既然你們這些讀書人看不起我這新學,那我就從普通老百姓入手。
普通老百姓哪裡知道儒家理學和新學的區別,對於他們來說,能讀書就已經很不錯了,哪裡還能奢求這麼多?
陳松打算先從工匠等這些匠戶入手,目前學堂面積有限,而這些匠戶都有技藝傍身,或多或少都認得幾個字,他們的子嗣從小耳熟目染,學習速度比普通人快很多。
再加上老朱那扯淡的規矩,禁止這些人科舉,所以,將他們弄過來最合適不過。
陳松計劃分為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從工匠入手,先培養學堂的中堅力量。
第二步,以這些工匠子弟為中堅力量,開始大量招收普通老百姓子弟。
第三步,應用階段。到時候引導這些學生將新學往實用之途上引導,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開展研究......
創辦以學堂研究為基礎的工廠,實施專利制度,專利費用再反哺學堂,招收更多普通老百姓。
只是,這是一個漫長的階段,漫長到陳松都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時間。
但是,不管花費多少時間,陳松都必須走下去。
儒家理學有錯嗎?它沒錯,錯就錯在它沒辦法強國,沒辦法轉化成生產力。
作為一種思想還是可以的,但奉若神明萬萬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