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你們知道少正卯嗎?(第2/3頁)
章節報錯
站在人群前方的解縉,看著地上的兩個秤砣怔怔的出神。
“諸位,可想知道這裡面的學問嗎?”陳松撿起那兩個秤砣,高高的舉起。
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站了出來,一臉疑惑,“這是為什麼?為什麼一大一小兩個秤砣能同時落地?該不會一個是空心,一個是實心?其實它們的重量是一樣的。”
眾人的目光一下子放在了讀書人和陳松身上。
陳松笑而不語,將手中的秤砣交給了讀書人。
讀書人掂量了一下,還給了陳松。
“竟然真的一重一輕,沒想到,萬萬沒想到,這是為什麼?這裡面有什麼學問嗎?”讀書人不停的搖頭,一臉的不相信。
“這裡面的學問大著呢,至於什麼學問,三言兩句說不清楚。”陳松說道。“我只能告訴你,這是一種新的學問,這些新學問可以造出讓人飛天的東西,可以造出日行千里的大車。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如此神奇嗎?”這個讀書人一下子來了興趣。
有興趣的讀書人不止他一個,在陳松和這個讀書人說話之際,又有七八個讀書人圍了過來,詢問這是為什麼。
明初風氣比較開放,有陳謨這樣的老學究,也有喜歡研究雜學的讀書人。
別的不說,飛天第一人陶成道就是如此。
陳松也不奢求光靠著今天的這個實驗,就瞬間吸引一大批讀書人過來,這不現實。
古人讀書,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因為有利可圖。
天下熙熙皆為利,如果讀書不能做官,那麼讀書的人將會呈指數級下降。
所以,以目前情況來看,想要學新學的人定然不多。
只要能吸引一批人就行了,慢慢來,反正陳松還年輕。
朱元璋站在宮牆上,眯著眼睛看向木架子方向。
只是距離過遠,朱元璋看不清楚。
說是看,還不如說是在思考。
朱元璋眉頭緊皺,一臉沉思。朱標站在他的身後,一言不發。
良久之後,朱元璋開口道:“新學,新學,新學!
這樣吧,告訴陳松,讓他準備準備,每隔五天,去國子監講課。講課的內容,就是他的新學。”
朱標一臉茫然,他不知道朱元璋為何要這樣做。
“就這樣辦吧,至於為什麼,以後你就會明白。
標兒,記住,不管是理學還是新學,都只是工具,是咱們手中的工具。
工具好就用,不好用就不用。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陳松不過少年,能力雖有,手段卻差點。他這個新學剛剛出來,若是不加干擾,恐怕會被那些老學究瞬間連根拔起。
俺可不想等到俺準備用新學時,新學卻消失的無影無蹤。”
……
通濟門大街上的木架子雖然被拆除,但發生的事情卻在城中廣為流傳。
一些好奇者看到或者聽說之後,甚至自己親自做了這個實驗。
陳松坐在書房中,給解縉上著課。
這麼多天以來,解縉幾乎每天都會來陳松這裡。
而陳松也沒有拒絕,直接將解縉當成自己的學生來教導。
每天都會抽出固定的時間,來給解縉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