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說的心平氣和,可是字裡行間中透漏的怨氣卻無法掩蓋。

任誰被這樣說,都不可能無動於衷。

“俞敏將軍說的正是,昨天晚上,我計算過,就算除過水師的糧餉,收益依舊可觀。只要能安全到達,安全回來,市舶司的利潤都不會太低。”陳鬆解釋道。

見陳松都這樣說了,楊己寬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坐下。

接下來的時間當中,陳松就出海的各項事情和這些官員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會議一直持續到半夜,終於將事情的具體框架搭建了出來。

接下來的時間當中,整個市舶司為出海貿易做著準備。

......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間已經是三月中旬,終於到了出海的時間。

陳松站在碼頭上,看著遠去的商船和戰船,眼睛中充滿了希望。

商船一共去了六艘,戰船去了五艘。

這些船隻中有一艘商船和兩艘戰船會在到達高麗後前往倭國,打探如今倭國的情況。

陳松打算往倭國傾銷銅錢,肯定要做好提前準備。

船隻出海後,碼頭變得空蕩蕩的,各種事情一下子變少了很多。

前一陣子有多忙碌,現在就有多清閒。

陳松也抽出時間,簡化那些教材。

陳松這裡悠閒,可總有人不想讓陳松悠閒。

三月下旬,陳松正在書房中編纂尚未完成的《本草綱目》,忽然聽到了有嘈雜聲。

嘈雜聲越來越大,陳鬆放下手中的筆,走出書房。

正準備往外面走,李三娃臉色陰沉的小跑著過來。

“什麼事?哪裡來的嘈雜聲?”陳松問道。

李三娃來到陳松面前,沉聲道:“先生,門外來了一個叫做陳謨的老學究,說是來找你的。

和他一起來的,有一大幫子人,個個都沒什麼好臉色,感覺是來找事的。

先生見不見?不見的話,這就將他們趕走。”

“陳謨?”陳松有些疑惑,遍覽所有記憶,陳松不認識一個叫做陳謨的人。

“不用,我倒是要看看,這個陳謨到底是什麼來歷。”陳松揹著手,朝著外面走去。

走出大門,陳松看到了十來個頭帶四方平定巾的中年或者青年人和門口的衙役推搡著。

看著裝,陳松便看出了這些人的身份,都是一些讀書人。

在這些人的身後,停著一輛馬車。

嘈雜聲正是從這裡傳出來的,有些讀書人不顧讀書人的體面,各種不堪入耳詞語一個接一個的從這些人嘴裡蹦出。

陳松皺了皺眉頭,站在衙役身後,大喊道:“都給我住手,這裡是市舶司衙門不是鬧市。”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