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程度上來說,紅薯和土豆比市舶司衙門還要重要。

這事對於陳松來說,倒是一件好事。

朱元璋儘管吝嗇,可也會給趙鐵繩安排一個官職。

這樣的話,那趙鐵繩一時半會就不用回老家了,也就不用在乎朱樉了。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那些文官,可是陳松相信,這種事情,那些文官也不敢太過分,要是紅薯和土豆出了什麼事情,朱元璋可是會殺人的。

今天讓趙鐵繩跟著陳松一起來,足以表明了朱元璋的態度。

朝中官員,能於御書房中面見朱元璋,可沒有幾個啊。

陳松回道:“聽憑陛下安排!”

“俺打算設定土豆紅薯種植局,由太子親自負責,至於你舅舅,就擔任種植局大使吧。”朱元璋說道。

陳松衝著朱元璋拱拱手,說道:“舅舅初次面見陛下,失禮之處還請陛下勿怪,臣替舅舅謝過陛下。”

“無妨無妨,只要能將土豆和紅薯推廣下去,俺謝謝你們兩個都行。”朱元璋毫不在意的說道。

……

回去的路上,趙鐵繩的雙腿依舊顫抖個不停。

趙鐵繩拍著自己的大腿,一臉的緊張,“唉呀,怪不得說皇帝是真龍天子呢,我見了皇帝,腿就一直哆嗦,心裡害怕的不得了。”

這個時代的普通老百姓對於皇權有一種天生的敬畏感,對尋常官員都害怕,更別說是皇帝了。

“舅舅,這下你也當官了。雖然陛下沒說種植局大使是幾品官,但根據朝廷的規制來看,應該是九品左右。

看上去不入流,可頂頭上司就是太子。常言道:宰相門前七品官。這個種植局大使,怎麼著也應該在七品左右。”陳松說道。

“呀!”趙鐵繩驚叫一聲,道:“這麼高?我竟然還能當這麼大的官?

沒想到啊沒想到,我這一輩子字不認識幾個,竟然還能當官,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舅舅,話不能這樣說,好日子還在以後呢。”陳松笑道。

回到家裡,陳鬆開始收拾東西,明天就要出身去松江府了,該收拾的東西都要收拾。

陳松在書房中收拾著以前編寫的那些教材,陳松將需要完善的取出來,準備帶走。

翻著翻著,陳松翻出了一本很早之前編寫的一本書。

“《本草綱目》,這本書還沒有編寫完,還差一些,這次帶到松江府去,趁著閒工夫,將其弄完再說。”陳松將尚未完工的《本草綱目》放在桌子上,整理好。

陳松出身中醫世家,從小就接觸這些東西。

不敢說將《本草綱目》背的倒背如流,但也能將其默寫下來。

《本草綱目》對中醫來說,有著里程碑的意義,陳松不可能將這種書落下。

“先生,太子殿下來了!”

李三娃來到書房門口,對著正在收拾東西的陳松喊了一聲。

陳鬆放下手中的活,走出了書房。

來到前廳,朱標早已經坐在了上位。

“不用見禮了,又不是正式場合,隨意一些!”

見陳松準備行禮,朱標擺擺手,指了指旁邊的椅子,示意陳松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