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也速迭兒就駐紮在湯河上游。

知道這個訊息的朱棣沒有輕舉妄動,本著敵不動我不動的原則,朱棣只是讓人嚴加監視其動向。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七天前,七天前,監視敵軍的夜不收突然回報,敵軍離開了湯河,順著湯河一路往西南,目標正是慶陽口。

在弄清楚這個訊息後的朱棣,立刻率領燕山護衛和一部分密雲後衛的兵馬趕往慶陽口。

可是,行至一半,才知道前往慶陽口的敵軍只是一支疑兵,而真正的主力目標正是密雲後衛西南方向的黃崖口。

也速迭兒是名將,實力強大,狡詐如狐,這正是他的策略。

朱棣無法,只好往回趕。等趕到黃崖口時,敵軍已經開始進攻。

黃崖口關是軍事防守重地,嘉靖年間俺答入寇時曾經攻打過這裡,只是最後被擊退。

崇禎十五年時,後金曾經從這裡衝入邊牆,殺入京畿之地。

從這裡入關之後,直接南下可達北平府。

這裡距離北平府兩百餘里,期間無險可守,若是被敵軍攻破,長驅直入之下,北平府定然危矣。

朱棣深刻知曉黃崖口關的重要性,所以在看到敵軍攻城時,朱棣二話不說就率領著麾下兵馬加入戰鬥。

幸虧朱棣趕回來的早,不然還真的要被敵軍殺入黃崖口關。

朱棣加入戰鬥後,也速迭兒的軍隊和朱棣鏖戰起來,持續了兩天之久。

這兩天裡,也速迭兒也弄清楚了戰鬥的指揮官是誰。

在知道是朱棣指揮戰鬥之後,也速迭兒針對朱棣制定出了一個計策。

戰事第三天,也速迭兒麾下有士兵開始“潰逃”,督戰兵“追殺不斷”,亦有大量兵馬被朱棣俘虜。

根據這些俘虜所言,主將也速迭兒和副將“內訌”,副將是脫古思帖木兒派來的人,和主將不和。

如今戰事不利,副將主張撤退。

可是,也速迭兒不願意撤退,兩人矛盾激發,麾下各部摩擦不斷。

起初,朱棣是不相信的,可是,隨著抓捕的俘虜越多,這樣的說辭也越來越多了起來。

第四天早晨,朱棣於黃崖口關城牆上看到了也速迭兒的營地中有火冒起,再加上那些俘虜所言,朱棣相信了也速迭兒不敵,已經潰逃。

那可是也速迭兒,是脫古思帖木兒麾下的悍將,是阿里不哥的後裔,要是將此人擊敗或者活捉,那可是無上的榮耀。

現在的朱棣正年輕,年輕氣盛之下,怎麼可能會讓這個大好機會從手中溜走?

於是,朱棣率領一部分騎兵出城追殺。

朱棣不知道的是,一場大網正在朝著他襲來。

起初,戰事順利,敵軍狼奔豕突,就像無頭蒼蠅一樣。

可是,這些人似乎都只是一些小嘍囉,朱棣一直沒有遇到也速迭兒的主力。

無法,朱棣只好一直追殺,追出去很遠。

等他追上也速迭兒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中計了。

原來也速迭兒根本就沒有內訌,麾下士兵也根本不是潰敗,潰敗的那些都只是跟隨也速迭兒出來的牧民,就是一些雜兵。

而且所謂的內訌,正是也速迭兒的詭計。

也速迭兒的主力在第二天早晨就已經開始後退,留下的只是一些不知真相的雜兵和一些引誘朱棣計程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