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陳松的話,陶成道笑而不語。

這話,陶成道沒法接。

......

天色漸晚,陳松帶著陶成道回到了家。

為了安全起見,陳松親手將火銃圖紙交給了陶成道。

收到圖紙後,陶成道將圖紙整整齊齊的疊好,揣進懷中,走出了大門。

送走陶成道,陳松坐在書房中,接著書寫那些未完成的教材。

陳松這裡波瀾不驚,可是朱元璋那裡,卻如同洪水滔天一樣。

丞相人選久而未決,再加上朱元璋那模稜兩可的態度,實在是讓那些官員擔心。

隨著事情的不斷髮酵,除了京官們呈上了奏摺,就連地方官員也送上了奏摺。

這些奏摺大同小異,基本上都在請求朱元璋能早日敲定丞相人選。

朱元璋根本就不想敲定丞相人選,這些奏摺在朱元璋的眼睛中,就像是臭狗屎一樣臭不可聞。

朱元璋看著手中的一封奏摺,不停的冷笑著,“呵呵呵,這下不僅是京官,地方官也送上了奏摺,真是好啊。

俺倒要看看,這背後到底有多少人,到底有多少人蹦出來。”

朱元璋將手中的奏摺扔進腳旁的爐子中。

這麼長的時間,已經不知道朱元璋燒了多少奏摺。

朱元璋在等一個機會,在等一個可以將這些鬧騰的官員一網打盡的機會。

朱元璋是個很有耐心的人,也是一個不擇手段的人。

“又是一份!”朱元璋搖搖頭,一臉嫌棄的將手中的這份奏摺扔進了火盆中。

火焰旺盛,朱元璋將火盆往旁邊踢了踢,隨後又扔進去了一本奏摺。

批閱了一陣,朱元璋有些厭煩。

他看向站在旁邊的慶童,道:“去將太子找來。”

慶童行過禮後,急匆匆的往外跑。

不久,朱標走進了御書房中。

“爹。”

朱標站在朱元璋面前,衝著朱元璋拱手行禮。

朱元璋毫不在意的揮揮手,道:“上前來,有事要交代你。”

朱標來到朱元璋旁邊,問道:“不知是什麼事情?”

朱元璋靠著椅子靠背,指了指桌子上的那些奏摺,說道:“將這些奏摺分類,按照早日敲定丞相人選的和沒有說這話的分為兩類。”

朱標按照朱元璋的吩咐,站在桌子旁邊,開始進行分類。

朱元璋靠著椅子靠背,看著朱標,道:“標兒,你可知道俺為什麼一直吊著這些大臣嗎?為什麼這麼長時間還沒有敲定丞相人選?”

朱標停了下來,看向朱元璋,“孩兒不知。”

朱元璋語重心長的解釋,“我朝的丞相,先有楊憲,後有胡惟庸。

這兩個人都是不知君恩之徒,都是些小人。一朝得勢,便小看天下人,讓這些人當丞相,簡直就是拿江山開玩笑。

而且,你不覺得丞相的權利有些大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