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楊昌(第3/3頁)
章節報錯
看著久久沒有說話的陳松,楊昌也陷入了沉默當中。
過了很長時間,陳松坐直身子,看向楊昌,“你去沒去過高麗?”
“回大人,小人沒去過高麗,但聽人說起過,高麗地小民貧,很多東西都沒有,咱們的東西上到絲綢下到普通的棉布,在高麗都是搶手貨。
以前陛下還沒有平定天下的時候,就經常有商人去那裡經商。”楊昌將自己知道的全都說了出來。
“高麗,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洪武二十五年朝鮮才成立。
如今還是王氏高麗,雖然高麗在洪武十一年派出使者向大明進貢,可是他們還和前元眉來眼去,高麗不可盡信……”
陳松說的沒錯,雖然高麗之前向大明進貢,但這不代表高麗臣服了大明。
洪武十五年時,朱元璋派遣北元降將胡拔都深入遼東,招撫當地的女真人等。
第二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進抵端州(後朝鮮端州市),女真首領金同不花降附。
可是這裡已經逼近高麗,高麗王命令大將李成桂率兵出擊,雙方戰于吉州(後朝鮮吉州市),大明戰敗。
這個李成桂,就是日後朝鮮的開國國王。
雖然還沒有到洪武十五年,可高麗還是那副鬼樣子,貌恭心不服,倘若輕易前往高麗,勢必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市舶司有了,商船有了,戰船有了,海圖有了,可唯獨缺少做生意的地方。
倭國倭國不行,高麗高麗不行,爪哇爪哇不行,四周不是敵人就是在打仗。
“唉,我現在終於明白朱元璋為什麼要禁海了,不禁海不行啊。”
陳松撓著頭,一臉的苦悶。
牛已經吹出去了,就算再困難也要咬著牙頂上去。
“你先下去吧!”陳松衝著楊昌擺擺手,示意他先退出去。
楊昌行禮過後,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楊昌走後,陳松將之前制定的市舶司制度取了出來。
市舶司制度已經制定的差不多了,各項細節已經完善。
在陳松的規劃當中,市舶司設提舉一人、副提舉兩人。
下面再設管商隊主事兩人,吏員若干,負責統領商隊。
再往下設定採買、售賣等大使,負責採買貨物以及往外面售賣。
除此之外,再設定商稅主事以及賬房主事各兩人,吏員若干。
這兩個部門和商隊主事同級,直接市舶司提舉負責。
在陳松的規劃中,商稅是必須要收的,就算是給朝廷做生意,也必須要收商稅。
除了這些內容,陳松仿照後世海關的制度,對市舶司制度進行了完善。
這些內容繁雜眾多,陳松將制定出來的這些內容,工工整整的抄寫在奏摺上。
第二天早上,陳松讓人將這封奏摺送往應天府。
當天晚上,奏摺擺在了朱元璋的案頭。
朱元璋開啟陳松的奏摺,藉著案頭的燭光,認認真真的看著。
陳松的奏摺很長,可又不像茹太素那樣廢話滿篇,通篇全都是乾貨。
朱元璋時而皺眉,時而沉思,看完陳松這封奏摺,花費了他整整一個時辰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