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千料大船(第2/3頁)
章節報錯
能由陳松這個發明人潤色潤色,裡面的錯誤將會少上很多。
入夜,陳松一個人在金山縣縣衙的後院中來來回回的走著。
月華似練,繁星滿空。
陳松雙手背在身後,思考著市舶司之事。
按照現在的速度,碼頭修建的差不多了,市舶司衙門的修建速度也不會慢多少,戰船和商船也即將到位,也該將市舶司衙門的架子搭建起來。
市舶司衙門不可能只有陳松一人,該有的下官,屬官都是必不可少的。
明朝的市舶司制度沿襲前元,主要管理海外諸國朝貢和貿易事務。
市舶司衙門設定提舉一人,從五品,副提舉二人,從六品,屬下各種吏員。
市舶司提舉要麼特派,要麼由按察使或者鹽課提舉司提舉兼任。一般來說,市舶司屬於布政司管轄。
也就是說,市舶司的稅收大權掌握在地方上,掌握在布政司的手中。
“明朝的市舶司制度沿襲前朝,弊端太大,如果朝廷不能直接掌控,將有很大的隱患。
洪武朝時,可能不會做出過分的事情,但洪武朝之後,就不敢保證了。”
陳松看著天上的月亮,回想著歷史上明朝初期市舶司的規章制度。
“所以說,市舶司的制度必須要推倒重來。
市舶司如此重要,只有這麼幾個官員,根本就不行。
還有,市舶司不能由地方控制,這樣會出問題的。”
想到這裡,陳松走進了書房,取出一張巨大的宣紙,以後世的規章制度為模板,結合這個時代的背景特點,開始重新搭建市舶司制度。
夜深了,水汽在地面上流動。已經夜深人靜,可陳松還沒有睡覺。
制定一種新的規章制度不是那麼容易的,雖然有後世的模板,但也要考慮這個時代的背景特點。
不考慮時代背景就將後世的制度拿出來,這不是推動歷史程序,這是耍流氓。
後半夜,陳松完成了市舶司制度的大體框架,將大體結構完成。
若是將所有細節全部完成,還需要一段的時間。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陳松幾乎每天都會到工地上轉悠,檢視工地的進度情況。
七月流火,但天氣依舊炎熱。
碼頭基本上已經完工,市舶司衙門也差不多,只剩下一些細節。
幸虧水泥,不然也不會如此速度。
陳松站在碼頭上,看著遠處的海面。
今天是商船到來的時間,這些商船對於陳松來說,非常重要。
在半個月前,陳松收到了來信,說這次一共有二十艘商船過來。
數量雖然不多,但已經很不錯了。
陳松不奢求一口能吃個胖子,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陳松有信心將規模再次擴大。
海面上有白點出現,陳松站在碼頭的高臺上,踮起腳尖,看向白點。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白點也越來越大。
一艘福船出現在陳松的視野當中。這艘福船體積巨大,在海面上劈波斬浪,朝著碼頭緩緩駛來。
福船又名福建船,最先出現於福建,故名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