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碼頭的修建,陳松就是一個外行,所以陳松將此事全權交給了夏楊。

專業的事情就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不懂裝懂的胡亂指揮,是會出大問題的。

有了水泥,再加上夏楊看著,就算陳松不去盯著,也不會出太大的問題。

陳松迎來了好久不曾有過的清閒,這幾天裡,陳松好好的休息了一下。

在陳松休息的時候,戶部重新委派的主事到了金山縣。

戶部重新委派的這個官員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人,這個年代的人顯老,雖然只有四十來歲,但頭髮花白,看上去就像是六七十歲的人一樣。

這人叫張常,是個老學究一樣的人,做事刻板不知變通。

張常剛剛到達松江府,就拜見了陳松。

張常本來是不願意拜見子侄輩的陳松,奈何官職比他高。

在這期間,所說之事皆是公事,整個人一板一眼,就像木頭樁子一樣。

在陳松看來,這樣的人也好,雖然刻板不知變通,但也不會像歐陽倫那樣。

最近這段時間,工地都是由這兩人以及鄭大勝盯著,陳松也不害怕出現什麼么蛾子。

夏楊的能力不用多說,再加上鄭大勝又是陳松的人,所以也不會出現在什麼過分的事情。

休息的差不多了,陳松又開始忙活起來。

市舶司衙門雖然沒有蓋好,但必須要有出海的商船。

在陳松的規劃當中,出海的初期主要由市舶司負責。

如果一開始就交給商人,就算陳松這裡沒問題,朱元璋那裡也過不去。

可惜,海船不是其他的東西,說有就能有。

松江府雖然沿海,可是周圍沒有出海經商的先例,出海的商船幾乎沒有。

除過幾個小舢板漁船之外,再沒有其他像樣的船隻。

沒有海船,就不能出海,不能出海,就沒有辦法賺錢。

這一下子將陳松給難住了,一時半會,陳松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搞到那麼多的海船。

陳松帶著李三娃和張鐵牛在金山縣四周漫無目的的轉悠著,只是為了散散心,發散一下思維。

“難啊,後世人皆說明初不應該禁海,可就算不禁海,又哪裡來的海船出海呢?

江浙一帶雖然有海船,可明軍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毀掉不少海船。再加上前幾年的禁海,能出海的海船屈指可數啊。”

陳松低著頭,一臉憂慮的走在金山縣的大街上。

“現造的話,時間不趕趟,更何況數量也不夠。

看來只能回去一趟,去找朱元璋了。”陳松抬起頭,看向接近地平線的夕陽,暗暗想道。

晚上,陳松寫了一封奏摺,讓人送往應天府。

在外官員,如果沒有上面的命令,是不能私自回京的,所以陳松只好先向朱元璋稟報此事。

陳松不敢保證光靠一封奏摺就能將海船要來,所以只好親自回京一趟,當面陳述。

第二天中午,朱元璋剛剛上完早朝,回到御書房。

坐定之後,朱元璋隨手拿起一封奏摺,一眼就看到了陳松的名字。

“又來奏摺了!”朱元璋嘀咕一聲,翻看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