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氣球雖然降落了,但是今天的事情卻在城中流傳起來。

這種稀奇的事情,城中的百姓幾乎從來沒有見到過,甚至都很少聽過。

正因為如此,陳松飛天的事情在城中飛快的傳播著。

在傳播途中,事情的真相開始偏離,到最後,竟然成了神仙從天而降,降下萬丈神光。

這個時代的百姓,大都愚昧,很多人不明白熱氣球的真相,只以為是上天顯靈。

甚至還有人將熱氣球的樣子畫了下來,每天都上香跪拜。

其中,不乏居心叵測者,利用這件事情騙取錢財。

在這個時候,朱元璋果斷出手,兵馬指揮司計程車兵在應天府城來回穿梭,短短几天之內,抓到了很多招搖撞騙的騙子。

無一例外,這些騙子都被朱元璋給流放北疆了。

朱元璋的鐵血鎮住了那些有偏門心思的宵小,這件事情也開始平息下來。

雖然陳松飛天這事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但朱元璋並沒有懲戒陳松的意思。

儘管朱元璋農民出身,可也看重新的技術。

明初有兩個出名的火器專家,一個是陶成道,另一個是焦玉。

這兩人因為進獻火器有功,一個被封為“萬戶”,一個被封為“無敵大將軍”。

雖然只是稱號,但足以證明朱元璋對兩人的看重,對新事物的寬容。

陳松弄出來的熱氣球,也算得上是新技術,城中的亂子不小,可這點肚量,朱元璋還是有的。

陳松飛天之事在城中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有往這方面奮鬥的心總是好的,這方面的熱情不能澆滅。

不得不說,有明一朝,對這些東西都比較開放。

研究火器的官員更是數量繁多,遠不是後面那個朝代能比較的。

四月初,松江府市舶司的前期籌備工作已經全部完成,陳松的任命也下來了。

吏部將陳松的官服、任命文書、官印等東西送到了陳松這裡,朱元璋的聖旨也緊隨其後。

前腳送走吏部的人,後腳迎來了宣旨官員。

香案擺放在大門口,陳松帶著家中眾人跪在香案後面。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任命陳松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兼任松江府市舶司提舉,欽此!”

明朝聖旨規矩森嚴,不同的場景,用語也不同。

但大體上可以的分為“詔曰”,“制曰”和“敕曰”三類。

“詔曰”是詔告天下,是釋出國家政令時使用的。

“制曰”是皇帝表達皇恩、宣示百官、封賞百官時使用的。

“制曰”只為宣示百官之用,並不下達於普通百姓。

“敕曰”有告誡的意思,一般是皇帝告誡官員不要驕傲自滿時使用的。

宣旨官員合上手中的聖旨,一臉笑容的衝著陳松說道:“陳大人年輕有為,如此年齡竟然已經位居高位,少年可畏,少年可畏啊!

必去歸來,定然緋袍加身,恭喜恭喜啊。”

“哈哈,這都是陛下抬愛,陛下抬愛!”

陳松謙虛幾句,將聖旨接了過來。

送走了宣旨官員,陳松讓人將香案撤掉。

“恭喜相公,如此年齡竟然已經如此高位!”朱靜安走了上來,一臉笑容的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