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拍打著桌子,喝罵連連。

“可是,陳松說的沒錯啊,開海確實能賺錢啊!”朱標試探道。

朱元璋道:“俺也知道開海能賺錢,可惜,那三個市舶司都在以前張士誠待的地方。俺對那裡計程車紳商賈不放心,誰知道藉著開海之利,會不會出現第二個張士誠。

如今,倭寇橫行,再加上張士誠那些逃到海外的潰兵不停的騷擾沿海,就算開海,也不見得能賺到錢。”

朱元璋禁海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可歸根結底,最主要的也不過那幾個。

不賺錢,是仇人的地方,害怕海外敵人威脅自己的統治。

其實,朱元璋禁海也不是特別有決心,若是特別有決心,一次性就到位了,哪裡還能一直折騰?

整個禁海過程,從洪武三年一直持續到洪武三十年。期間,好幾次搖擺不定。

“陳松今天這樣一說,倒是提醒了俺。

如今天下還沒有平定,四周皆有戰事,每年花費的銀錢數不勝數。

朝廷雖然家大業大,也不能這樣折騰,得好好謀劃才是。”朱元璋敲打著桌子,緩緩說道。

“那爹的意思是開海?”朱標有些錯愕,這樣一來不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開海不開海的先別急,陳松說的雖然好,可咱們從來沒有實行過,萬一行不通,丟的是朝廷的臉面。”

朱元璋接著說道:“陳松不是說,先在直隸挑選一個地方試試。

既然這事是陳松說的,那就交給他去辦,若是有效,就推行開來。若是不行,再實施禁海之策。”

說到這裡,朱元璋看向朱標,語重心長的說道:“標兒啊,不管什麼,作為皇帝都不能輕易的下定決心,更不能親自下場。

要保持皇帝的威嚴,皇帝不能犯錯,也不準犯錯。要錯,錯的也只能是臣子……”

朱元璋開始給朱標傳授為君之道,朱標恭敬起來,洗耳恭聽。

……

陳松坐在班房中,看著班房中的醫書。

一個人走了進來,陳松抬起頭,竟是慶童。

“陛下宣你去一趟御書房!”慶童笑呵呵的說道。

陳松道:“好,我這就去!”

陳松跟在慶童的身後,朝著御書房走去。

沒多久,陳松站在了御書房中。

朱元璋放下手中正在批閱奏摺的毛筆,看向陳松,“常青啊,能否再說說今天的事情。”

不用解釋,陳松便知道朱元璋說的是什麼。

“陛下,此事臣是這樣看的……”

陳松耐心的講解起來,總而言之一句話,大海很重要,必須要重視,不能因噎廢食。

朱元璋連連點頭,“你說的不錯,說的很不錯。只是,這件事情朝廷從來沒有先例,你如何認為就一定能成功?”

“陛下,若是陛下不相信的話,可以先試試。”陳松保證道。

“既然如此的話,那就先試試吧。

這樣吧,這件事俺就交給你了。在直隸找個地方,先慢慢開展。

如果能辦好此事,就推行下去,若是不行,就此作罷,日後莫要再談。

這幾天,給俺拿出一個章程來。”朱元璋說道。

“臣領旨!”陳松擲地有聲的說道。

走出御書房的時候,陳松有些不真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