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後,陳松搬來一把搖椅,坐在前廳正中央。

身前和身後各放著一盆炭火,陳松懷中還抱著一個熱水袋。

當然了,熱水袋自然是從醫院當中弄來的。

搖椅上面鋪著一塊毯子,陳松躺在上面,熱水袋放在肚子上,身上蓋著大氅。

雪又開始下了起來,稀稀疏疏,比不上北國的大,卻又寒冷不少。

陳松抱著熱水袋,輕輕搖動搖椅,好不自在。

朱棣回到皇宮,在第一時間就去了御書房覆命。

儘管年關將近,但勞模一樣的朱元璋依舊沒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朱棣站在朱元璋前面,看著正在批閱奏摺的朱元璋,說道:“爹,陳松沒什麼大事,臉色氣色都差不多。

至於給他取表字的事情,他也非常高興!”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毛筆,笑呵呵的道:“全天下,能有幾人有此殊榮?陳松高興實屬正常!”

“那爹打算給陳松取什麼表字?”朱棣接著問道。

“這不簡單?陳松,單名松字。

《說文解字》曾言:松,松木也。

《小雅》又言:如松茂矣!

松,常青也。既然如此的話,表字常青吧!”

朱元璋捋著自己下巴上的鬍子,細細的思量著。

顯然,朱元璋下了一番苦功夫。

古人的名和字可不是瞎起的,都是有一定規矩的。

一般來說,字要和名要有一定的關係。

就比如辛棄疾這個名字,名棄疾,字幼安。

也不是說所有的字都必須和名有關,比如說朱元璋,名元璋,字國瑞。

元璋和國瑞之間,沒有什麼明顯的聯絡。

朱元璋起事之後,經常手不釋卷。對於這些古籍,還是比較精通。

“爹果然厲害,那就叫他常青吧!”朱棣送上一個馬屁。

“這樣吧,待會俺寫個東西,你讓慶童給陳松送去。

同時再賞賜他一些東西,至於賞賜的東西,就按照其他駙馬都尉的規格來吧!”

朱元璋說著,讓旁邊的太監取出一張紙,開始寫了起來。

朱元璋最重規矩,雖然他對陳松非常上心,可是一切的規矩和其他的都一樣。

洋洋灑灑兩刻鐘的時間,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毛筆,將紙交給了朱棣。

“趕緊讓慶童送去吧!”朱元璋再次說道。

朱棣不敢耽擱,行了禮之後,急匆匆的朝著外面跑去。

半個時辰之後,一輛馬車停在了陳松的家門口。

除過這輛馬車之外,還有一輛馬車。

這輛馬車是禮部官員乘坐的馬車,是前來給陳松講解禮儀的官員所乘坐的。

這些禮部官員剛剛被趙峰帶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