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尷尬的撓著太陽穴,“那啥,那你將給陛下的留出來,把剩下的給我們兩個勻勻,不需要太多,每人兩顆就行!”

徐達伸出兩根手指,在陳松面前晃了晃。

湯和也緊隨其後,伸出兩根手指,“就兩顆,不多要!”

“還兩顆?這不可能,每人最多一顆!”陳松果斷拒絕。

其實,這藥陳松多的是,不過物以稀為貴,這種藥只能往少了說,不可能往多了說。

“一顆也行,一顆也行!”徐達生怕陳松一顆都不給,連連回答。

陳松不以為然,直接問價,“那你們準備出什麼價啊?”

“你看出多少?銅錢、白銀、黃金以及寶鈔都行!”徐達問道。

“寶鈔絕對不行!”陳松直接否決了寶鈔。

洪武初年,寶鈔的價格還算堅挺,但隨著時間的更替,寶鈔也越來越便宜。

這玩意屬於信用貨幣,可是明朝印刷寶鈔就好像鬧著玩似的,只管印不回收。

市場上的寶鈔越來越多,也變得越來不值錢。

這個時候,洪武的官方貨幣還是銅錢,至於白銀,在市場上並不大量流通,現在的市場還是以銅本位為主,大量使用白銀結算,還要等到張居正施行一條鞭法開始。

“那銅錢?洪武大錢?”徐達問道。

“白銀吧,要是銅錢的話,數量太多,不好存放!”陳松說道。

“那要價多少?”徐達忐忑的看著陳松。

這可是保命的藥啊,肯定便宜不了。

陳松伸出五根手指,在徐達面前晃了晃,“五百兩白銀,概不賒賬!”

“什麼?五百兩白銀?”徐達驚叫出聲來。

湯和也是一臉不可置信,看著陳松的那五根手指,就像是傻了一樣。

明初物價很低,白銀的價格就很昂貴。

《英宗實錄》曾記載:“……有良馬者,悉令送官,上馬償銀八兩,中馬六兩,給與營騎操。”從之。

也就是說,明英宗時期,一匹好戰馬也才八兩銀子。放在洪武年間,陳松這五百兩銀子,都快將近一百匹戰馬了。

“太貴了,太貴了,實在是太貴了,買不起,買不起,買不起!”徐達黑著臉直搖頭。

徐達雖然有錢,但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有錢。

尤其是在朱元璋的手下做事,也不可能有錢到哪裡去。

湯和也是一臉黑線,他道:“陳神醫,這價格實在是太貴了,我們實在是承擔不起,承擔不起啊。”

《明史·食貨二》記載:洪武初年,“於是戶部定:鈔一錠,折米一石;金一兩,十石;銀一兩,二石。”

也就是說,一兩銀子能買兩石大米。

徐達一年的俸祿為五千石祿米,折算下來也不過是一萬兩銀子,徐達還有一大家子要養,一家子的吃喝拉撒花費不少,一枚安宮牛黃丸五百兩銀子對於徐達來說,確實是太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