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工匠有三個分類:民匠,匠戶,軍匠。

民匠就是民間的普通工匠,這類屬於戶部管轄,自由度比較高,對於身份的限制不算高。

匠戶屬於工部管轄,對這類的管轄就比較嚴格。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匠戶的子孫後代就只能世世代代為匠。

軍匠雖然帶個匠字,但屬於軍籍,歸五軍都督府或者兵部管轄。

在通濟門大街西邊有四條街,分別是西安門頭條街、西安門二條街、西安門三條街以及西安門四條街。

在這之間有兩個坊間,分別是復呈坊和餘慶坊。

雖然這裡距離皇宮比較近,但是這裡面依舊有很多民間匠人。

陳松很快就在這裡找到了裝修的匠人。

明初的物價比較低,陳松在打聽了物價以及人工價後,給這些工人開出了不錯的工錢。

反正有朱元璋的那句話,以後從那些勳貴文武身上再賺錢就是了。

陳松帶著那些匠人來到了自己的小樓那裡,指揮著這些匠人裝修。

裝修圖紙是陳松自己畫的,陳松想按照自己的意思來裝修。

明朝的木工乃是一絕,雖然洪武年間的木匠沒有後面的精湛,但也不容小覷,經過三四天的裝修,小樓已經大變樣。

門口有兩塊木質楹聯,上書“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

陳松非常想再弄一塊橫批,上書“勳貴處外”。

在陳松裝修自己的小樓時,馬皇后的壽辰已經來臨。

洪武年間七月十八日乃是千秋節,是朱元璋的媳婦馬皇后的壽辰。

這天早上,陳松躺在床上睡懶覺。

馬皇后的節日和陳松有啥關係?

可是,陳松的這個懶覺註定睡不安穩。

太陽剛剛升出地平線,朱棣就出現在陳松家的院子裡。

朱棣也不管那些,直接站在陳松的臥室外面大喊:“趕緊起床了,今天乃是俺孃的壽辰,趕緊起床了!”

陳松聽著耳邊傳來的聲音,極其不情願的睜開雙眼。

“真是服了,你娘過壽又不是我娘過壽!”陳松抱怨幾句,開始穿衣。

走出臥室,便看到朱棣那面帶笑容的臉。

“今日俺爹俺娘要在謹身殿接受群臣朝拜,你也要去,趕緊的!”朱棣笑呵呵的說道。

陳松一愣,“我又不是官,我去幹什麼?”

“俺就知道你會這麼問,你之所以能去,是俺求來的。

俺給你拿了一身青色公服,你趕緊換上,莫要誤了吉時。”朱棣看向跟在自己身後的一個侍衛,這人手中捧著一個木頭盒子,裡面裝著的正是明朝公服。

凡漢家王朝,公服的大抵形制基本沒什麼差別。

明承宋制,公服和宋朝的差不多,也就是細節處有些不同。

公服主要在各種典禮或者大型集會時穿著。

至於明朝那令人熟知的補子官服,還要等到洪武二十四年才能出現。這種補服叫做常服,是官員坐班時的穿著。

朝服和唐宋差距不大,但是繁瑣複雜,所以一般情況下只有大朝會或者上朝時才穿。

凡漢家王朝,這些規矩都是要講的,不能有半分逾制。

陳松從朱棣侍衛手中接過公服,拿進臥室更換。

也就是十幾分鐘的功夫,陳松穿著公服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