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百姓也放下手中的東西,迎了上去。

來到牛車前,陳松發現,舅舅一家子都來了。

除過趙鐵繩之外,還有舅媽劉翠、表兄趙峰、表弟趙嶺以及一個和趙鐵繩年齡差不多大的漢子。

舅舅一家人都站在牛車的周圍,牛車上拉滿了各種食物以及一些桌椅,最顯眼的便是半扇豬肉。

“老林頭,這是我外甥,過幾天要和王爺去金陵給皇帝皇后治病了,你可要使出全身的本事啊!”

趙鐵繩牽著牛韁繩,對著站在自己旁邊的漢子說道,臉上滿是自豪。

老林頭立刻換上受寵若驚的表情,“要去見皇帝皇后,這可是十幾輩子修來的福分,能給這樣的人做飯,我家祖墳都要冒青煙!”

老林頭看向趙鐵繩,信誓旦旦的道:“今天我一定使出看家本事,保證你們滿意。”

“好!”趙鐵繩道。

“大家快來幫忙!”

陳松衝著身後的百姓們大喊一聲,隨後來到牛車旁邊,將牛車上的那些東西往下面搬運。

周圍的百姓們也紛紛來到牛車旁邊,開始將上面的食材桌椅往下搬。

沒多長時間,這些食材桌椅全被搬進了院子。

桌椅很快搭建起來,加上陳松家的桌椅以及村民帶來的桌椅,差不多將整個院子擺滿。

灶臺支了起來,老林頭也是一個利索人,圍著圍裙就開始忙碌起來。

村民們也開始幫著老林頭處理食材。

太陽逐漸的升空,正午時,桌子上擺滿了飯菜。

畢竟都是平民百姓,酒宴還是以家常便飯為主。

儘管如此,也是百姓們一年到頭都吃不了幾次的飯菜。

陳松坐在最中央的桌子上,他端著一個粗瓷碗,裡面是當地的特產稠酒,香甜濃郁,尋常百姓一年到頭都喝不了幾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氣氛越發的熱烈起來,百姓們紛紛向陳松敬酒。

稠酒酒精度數不大,可陳松卻喝醉了。

晚上的時候,百姓們收拾好院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陳松舅舅一家子還待在這裡,為陳松的出行忙碌著。

月亮掛在天空,將僅有不多的月光照射在地面。

院子中央有一堆火,趙鐵繩一家人圍繞著火堆,藉著火堆的光亮忙碌著。

趙鐵繩蹲在火堆旁,將一根柴火塞進火堆。

“唉,娃大不由娘啊。這一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趙鐵繩長嘆一口氣,眼淚沒來由的流了下來。

“你哭個什麼勁?”

正給陳松洗衣服的劉翠看著趙鐵繩,問道。

“唉,陳松這輩子苦啊。

打小沒見過爺和娘,從小和他那不靠譜的爹生活。後來,爹也沒了,只剩下我這個舅舅。

現在又要去金陵,誰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我一想到離開那麼長的時間,心裡就不舒服。

要是不去金陵該多好啊!去了金陵,他的生活該怎麼辦呢?誰來照顧他?天冷了,誰給做衣裳呢?缺錢了,誰給他呢?

唉!!!”

趙鐵繩抬起頭,看向天空,“老天爺啊,你可得保佑他平平安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