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要是我在金陵過得不好,那我就回來!”陳松重重的一點頭。

“那就好,那就好。進去說話!”

趙鐵繩說著朝著裡面走去,陳松跟在趙鐵繩的身後。

陳松家院子的中央有一張石桌和幾個石凳,聚集在院子中的那些百姓看到走過來的陳松和趙鐵繩,急忙將這幾個石凳讓出來。

趙鐵繩沒有客氣,直接坐了下來。

“這是這麼多年積攢下來的錢,我不知道金陵到底有多遠,但絕對不近。

窮家富路,這些錢你拿著,路上好花銷!”

趙鐵繩將身上的褡褳放在石桌上,從褡褳裡面倒出來了一些銅板,吧嗒吧嗒的直響。

這些銅板有大有小,最大的有嬰兒手掌心那麼大,足有一兩重,最小的就兩個指甲蓋那麼大。

桌子上的這些錢全都是洪武通寶,最大的叫做當十大錢,百姓俗稱大錢通寶,最小的就叫做小錢。

洪武年間使用的銅錢主要有五種:當十、當五、當三、當二和當一五種。

當十錢重一兩,最小的重一錢,遞減一級,減輕兩錢。

“舅舅,這麼多年,家裡略有浮財,怎敢收舅舅錢?

表哥也到了娶親的年紀,留著給表哥娶親!”陳松站在石桌旁邊,看著桌子上銅錢,急忙勸說。

趙鐵繩瞪了陳松一眼,“什麼敢不敢的,讓你收你就收下。

我在家也沒有花錢的路數,至於你表哥,要娶親讓他自己想辦法,都半大的人了。

你這一路而去,誰知道有多遠。路上的茶水錢,飯食錢,衣裳錢,哪一點不要錢?

這麼多年以來,你家一直往外面墊錢,哪裡還有錢?讓你拿著你就拿著!”

陳松見趙鐵繩執意如此,也不好說什麼,只得將這些錢收下。

陳松將石桌上面的錢攔在懷裡,用衣襬包起,往裡屋拿去。

石桌旁邊的百姓們靜靜的看著走進去的陳松,眼睛中沒有任何貪婪。

陳松從裡屋出來,端著一個粗瓷茶壺以及幾個茶杯,剛剛走到石桌旁,趙鐵繩就問道:“你什麼時候走?”

陳松將手中的東西放下,道:“不知道,馬上就是七月了,估計再有個三四天吧!”

這個時代不比後世,沒有那麼強大且迅速的交通工具,出個遠門,必須提前出發。

更何況是去金陵,這一路山高水遠,就算是秦王,也不得不提前出發。

趙鐵繩倒吸一口氣,一臉詫異,“這麼快?我還以為能有一兩個月!”

“是啊,沒辦法!”陳松一臉無奈。

“這次出去,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回來。明天我找幾個廚子,擺上幾桌,好好送送你!”趙鐵繩道。

“舅舅,送我幹什麼啊!哪裡有長輩擺酒送小輩的!”陳松急忙拒絕。

趙鐵繩有些不滿,“什麼小輩長輩的,聽我的,你以後是幹大事的,送送你怎麼了?”

“既然如此,那就聽舅舅的!”陳松只得答應下來。

“好,那就這麼說定了!”趙鐵繩一拍自己的胸膛站了起來,“我先回去張羅這件事情,先走了!”

趙鐵繩說著,就朝著外面走去。

陳松急忙跟在趙鐵繩的身後,將趙鐵繩送出了家門。

看著趙鐵繩離開的背影,陳松心裡五味雜陳。

世界上最難的事,不過至親分離。

在交通通訊不發達的明朝,很多時候,一旦分離,想要再見面,可就難了。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人那麼看重親情友情的一個原因。

“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