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這種懸而不語的話!”朱元璋一臉平靜,就好像早已經知道張中會這樣說。

張中是誰?為什麼會讓朱元璋如此震驚?

這人的來頭可不小,甚至還帶有幾分奇幻色彩。

要說有明一朝,最具有奇幻色彩的人是誰,不是劉伯溫,而是他張中。

此人生於至正三十一年,江西臨川縣人。據說,他還是劉伯溫的師傅,劉伯溫那一手神乎其神的卜算,就源自他。

當年,朱元璋駐軍滁陽,就已經有了奪取天下的野心,但出身低微的他,有時候也會懷疑,自己的選擇到底是對,還是錯。

要是其他人,恐怕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可朱元璋出身低微,縱觀歷史,就這麼一號人,朱元璋無法在歷史上找到參考,有這樣的懷疑,也很正常。

就在朱元璋因為這事而煩惱時,他的手下大將給他引薦了張中。

朱元璋召見了張中,張中當時就說:“如今天下大亂,若非命世之主,不易平定,以我看來,閣下大有作為。”

朱元璋心中疑惑,很好奇這個“大有作為”,所以便問其原因。

張中當時說:“明公龍瞳鳳目,相貌非常,貴不可言。待至神采煥發,則如風掃雲,登基稱帝。”

這話的言外之意,就是朱元璋登基為帝是命中註定的事情。

張中說完話,朱元璋大喜,留下了張中。

說白了,要是張中胡說,朱元璋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將張中砍了。

至正二十年,陳友諒圍南昌三月,朱元璋出兵討伐。

出兵之前,朱元璋就此次出兵,詢問張中兇吉。

張中直言:“五十日當大勝,亥子日俘獲其主帥!”

朱元璋並不相信這次戰事如此順利,將信將疑之下,帶著張中就出發了。

到達潘陽湖,兩軍大戰於湖中,常遇春深入敵軍之中。

此時的朱元璋以為,張中在哄騙自己,拔出刀就想殺了張中。

可張中依舊自然,並勸說朱元璋:“君有天佑,亥時戰事將勝。”

朱元璋雖然不信,可還是選擇了留下張中。

果不其然,亥時,陳友諒被流矢射中,貫穿頭顱,立時斃命,陳軍大敗。

陳友諒中箭這事,實在詭異說不清。

當時的陳友諒在自己的座駕當中,所乘坐的戰船位於正面戰場後面。

當前方戰事不利之時,陳友諒從船中伸出頭來,想要指揮戰事,話還沒有說出來,就被箭矢射穿了腦袋。

一切的一切,實在是太巧了,巧的都沒法解釋。

人的頭骨堅硬,想要貫穿腦袋,除非在近距離正面射擊。

可此時的陳友諒在戰場後方,誰也不知道這支箭矢是從哪裡飛來的,為何還有如此恐怖的力道。

從朱元璋出兵到勝利,還真的就只用了五十天的時間。

張中跟隨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身邊的人,也有很多人請求張中幫忙測算。

當時還是將軍的徐達,也找過他。

張中對徐達說:“足下日後位極人臣,但時命有限,一家一姓之人,難過五旬之關!”

徐達後來也確實位極人臣,而徐達的後代,也確實沒有幾個能活過五十歲。

朱元璋登基為帝,結束亂世的時候,張中在某天,忽然投入秦淮河中,不見蹤跡。

朱元璋命人大索其人,可是,沒有找到任何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