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時候,陳炯昌非常疑惑,可始終憋著沒問。

這孩子現在心裡一直憋著一股子氣,他不想給自己老爹的名聲抹黑。

想要用自己的實力來證明自己,證明自己也不差。

正所謂虎父犬子,陳炯昌將陳松的性格全都繼承了下來。

馬車緩緩地行駛在官道上,很快回到了新學學堂。

工地那邊的事情,暫時不用太過著急。

那些百姓,有的是著急的日子,耽擱幾天的工期,後面全都能補上來。

新學學堂現在已經改名成了大明大學,大明大學這四個字,是朱元璋的親筆御製,是宮中的匠作局打造的,非常完美。

大學周邊,多了很多建築,這些建築是大學當中那些工科專業的研究院。

現在的大學,有蒸汽機研究院,鋼鐵研究院,農業研究院等等一系列的研究院。

這些研究院,是如今大學的基礎,大明的工業革命,幾乎全都在這些研究院上。

朱元璋對這些研究院非常重視,除了給大學的撥款之外,每年還會給這些研究院單獨撥款。

實業起步階段,是很花錢的,每年要花掉大量的錢財。

這些錢財,短時間之內是不會有任何回報的。

但朱元璋不是那種短視之人,不會因為一時的利益,將這些研究院取締。

要真是不管不顧,現在又怎麼可能會出現蒸汽機呢?

要是沒有這些東西,大明的鐵路,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出現。

今天的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陳松去了鋼鐵研究院。

鋼鐵研究院的面積很大,這裡面有十幾個各種各樣的鍊鐵高爐。

鐵路所使用的鐵軌,最先就是從這裡研究成功的。

現在鐵軌的生產,已經被轉移出去了。

研究院在外面建設了專門生產鐵軌的工廠,現在已經開始加班加點的生產了。

這個工廠,生產出來的鐵軌,可不僅僅會供應這些鐵路,甚至還會供應其他的地方。

生產的時候,工廠用了很多蒸汽機。

蒸汽機車都能製造成功,更別說其他的了。

孫智淼和陳炯昌陪著陳松,進入了鋼鐵研究院。

和其他研究院相比,這裡顯得烏煙瘴氣。

空氣中流動著一股煤煙味,有工業革命那股味了。

陳松停在了一個鍊鐵高爐前,說道:“這個鍊鐵高爐看起來和其他的不一樣啊,這個鍊鐵高爐生產的是什麼鋼鐵啊?”

“老師,這個鍊鐵高爐生產的高碳鋼,是專門用來打造工具鋼的。

之前使用的機床和車床已經有些不行了,鋼材什麼的有些不太好。”

站在陳松身後的孫智淼,詳細的解釋道。

陳松點了點頭,說道:“雖說現在蒸汽機是重中之重,但鋼鐵也不能落下。

鋼鐵是工業之母,要是以後鋼鐵質量不達標,鋼鐵數量不夠,都是不行的。

想要以後工業能大發展,鋼鐵的產量必須要高。以後,這個鋼鐵研究院,要著重照看!”

“學生謹記!”

孫智淼認認真真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