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國內一直不能安定下來,所以海面上的倭寇,數量也就不斷的增加。

這也是為什麼大明開國之時,海面上的倭寇數量會如此多的一個原因。

而這個長崎港,現在就在倭國南朝的境內。

說起來,大明和倭國的貿易大部分還是和倭國南朝進行貿易的。

但是往倭國售賣的貨物有著嚴格的限制,鐵器是萬萬不能賣給倭國的。

除了鐵器之外,火藥等一系列管制物品都不可能賣給倭國。

這也就造成了大明在南朝的地接上吸取了大量的金銀,而我國南朝卻沒有從大明的手中得到什麼有用的東西。

巨大的貿易順差之下,南朝不僅沒能從大明的手中取到任何助力不說,甚至一度掏空了國力。

局勢本來就不利於南朝,現在這種行為無異於雪上加霜,讓南朝的國力更加的貧弱,同時也讓南朝的那些土地主和武士們非常憤怒。

但他們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

長崎港上還駐留著一支明軍,這支明軍非常強大,使用的武器也非常強悍,保衛著長崎港保衛著大明王朝的貿易。

兔子急了都會咬人,更別說是人了。

如果國內的局勢一直順利,又或者北朝的壓迫沒有那麼明顯,那麼南朝並不會將目光放在明人身上。

一旦局勢出現敗落,一旦國內局勢越來越難以分辨,這些人萬般無奈之下,為了能夠打勝仗,不自主地將目光,放在了長崎港上。

他們為了國內戰事的勝利,最終決定鋌而走險,襲擊長崎港。

他們做了嚴密的規劃,他們為了成功,甚至在很早之前就開始了。

幾個月之前,松江府市舶司,往倭國派遣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

這是團隊當中攜帶的貨物很多,有常用的棉布,瓷器,甚至還有大量的銅幣。

倭國盛產金銀,和他們國內的銅礦數量非常稀少。

所以在他們倭國國內,就形成了銅貴銀賤的局面。

陳松在很早之前就知道這個事情,早在穿越之初,陳松就知道倭國境內銅貴銀賤。

所以當松江府市舶司開始之後,陳松就開始著手,用大明境內的銅錢,來換取倭國的銀子。

這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大明對倭國的主要貿易方向。

依靠這個辦法,大明每年都要從倭國手中賺取大量的錢財。

因為進行銀銅兌換的是官方團隊,所以賺到的這些錢財基本上都進了朱元璋的口袋。

朱元璋對此,當然非常高興。可他的高興持續了沒多長時間。

幾個月之前,當這個船隊剛剛到達長崎港的時候。

倭國南朝發動了對長崎港的襲擊,他們的準備非常周密,同時派遣了大量的兵力,等這支船隊到岸之後,將那些貨物全部放在港口上時,他們發動了突然襲擊。

雖然他們也有很大的傷亡,但他們最終還是贏下了這場戰。

這支團隊當中的那些銅錢,全都落入了南朝的口袋。

他們為了防止走漏訊息,甚至將長崎港全部燒燬。

他們以為他們做的人不知鬼不覺,可還是讓一艘小船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