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再去新學學堂(第1/3頁)
章節報錯
“俺就說,你最近這些時間都在幹什麼,原來真的鼓搗出了好東西,不錯,真的不錯!”朱元璋不停的誇讚著陳松。
朱元璋不止一次地誇讚陳松,但每次誇讚都是有前提的,要麼打了勝仗,要麼弄出有利於國家社稷的東西。
朱元璋是一個非常吝嗇的人,這一點歷史上早已經有了明證。
如果你做不出有利於江山社稷的,他可不會對你有半點誇讚之心。
但如果你能做出有利於江山社稷的事,他不會吝嗇自己的誇讚。
“既然如此,那這件事情就徹底的交給你來辦,要什麼給什麼,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製造出大量的武器裝備,然後配發全軍。
老四那裡也要……”
話說了一半,朱元璋忽然閉上了嘴,他想到了什麼,只見他眉頭緊蹙。
良久之後,他這才開口說道:“至於老四那邊,目前先不著急,之前給他配發的那些火銃也夠用,如果以後他們那裡需要武器裝備,將京營退下來的那些火銃以及火炮全部配發給他。
至於這些神威將軍火銃,想必製造難度比較大,在短暫的時間之內可能製造不出來足夠的火銃,既然如此的話,為了保證他擁有強大的戰鬥力,還不如讓他使用那些經歷過實戰的武器!”
朱元璋的這番話,好像將這裡面的原因全部說了出來。
但陳松深刻的明白,恐怕朱元璋心裡所想,不僅這些。
朱元璋不是蠢人,當了皇帝之後,看了很多的史書。
從周秦漢唐,一直到唐宋五代元,朱元璋或多或少的都看過。
他當然知道藩王作亂到底有多害怕,他非常信任他的兒子,但有些東西不是說信任就能夠有用。
也不是說他不相信自己的兒子,也不是說他在防著自己的兒子。
他這是在未雨綢繆,是為了大明朝廷的未來著想。
朱元璋不再糾結這個話題,他將火銃再次舉起,裝填上子彈,射擊掛在牆壁上的靶紙。
連續射擊了好幾次,槍聲在後院當中不斷的迴盪。
馬皇后和朱靜安,這兩人許久未見,談的熱火朝天,非常和諧。
一直持續到晚上,朱元璋帶著戀戀不捨的馬皇后,走出了侯府。
回去的路上,朱元璋和馬皇后同坐一輛馬車。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朱元璋滿腦子都是陳松今天讓他試驗的火銃,有些話自然沒有及時答覆。
說著說著,兩人竟然說到了朱棣身上。
馬皇后嘆了一聲,道:“老四和你最像,在你這麼多的兒子當中,老四和你簡直都是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但怎麼說呢,好歹也是你的親兒子,也是咱們的親生骨肉,你怎麼就忍心把他扔到西域那邊去?
西域那邊,條件遠遠比不上北平,在那裡簡直就是活受罪!”
人年齡一大,就會想自己的兒子。
馬皇后也是如此,她的這些兒子,老二已經沒了,老三之前又因為那件事情,被朱元璋扔到了臺員島。
老四呢,什麼過錯都沒有犯,卻扔到了西域。
在馬皇后的眼中,這就相當於變相貶謫,所以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怨氣。
也就是馬皇后能在老朱的面前發牢騷,要是其他人,老朱肯定不會讓他張這個嘴。
“他都多大的人了,在那邊難道還照顧不好自己?再說了,俺給了他那麼多的精銳兵馬,對他也算可以了。
那麼大的人,你擔心什麼?俺老朱的兒子,不敢說個個都是英雄好漢,最起碼不能給俺丟臉,這要是給俺丟臉,那就別當俺的兒子了!”
朱元璋皺起了眉頭,他對朱棣的期望可不是一般的大,自然不希望朱棣完成不了自己交給他的那些任務。
朱元璋本來出身就很低,從小又經歷了那麼多的苦難。
他的這些兒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他總是會下意識地將這些人的成長經歷和自己的進行對比。
比過來比過去,他總是覺得他的這些兒子是在享福。
一個個都是高高在上的王爺,吃喝不愁,有什麼不好的?
這天底下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人太多了,有什麼不知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