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前受過不少的苦,好在現在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好。老天沒有辜負有心人啊,誰曾能想到當年那個村裡的落魄少年,現在竟然成了大明朝當朝勳貴。”

趙鐵繩看著陳松,臉上滿是喜悅。

他打心眼裡替陳松高興,他知道陳松小的時候所受的那些苦難。

從小就沒了娘,年齡不大,父親也去世了。

雖然自己平時盡心盡力的幫助他,但舅舅再怎麼親,也比不上父母。

陳松笑了笑,開口說道:“當年確實受了不少的苦,好在現在都已經過去了,日子也越來越好。

又是一年新春,不知道舅舅來年有什麼打算?”

“我能有什麼打算?我什麼打算都沒有,守著這個家,多活一天是一天。

我現在年齡也大了,再幹幾年等幹不動了,也該回陝西老家。京城雖好可比不上老家,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這裡,確實不太習慣!”

趙鐵繩的語氣之間滿是輕鬆,對於老一輩人的來說,這天下間最好的地方便是自己的老家,那裡是他從小生活的地方。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生於故鄉,葬於故鄉。我趙鐵繩這一輩子沒有什麼別的希望,只希望你們這些後輩人能夠平平安安。

至於我,這輩子吃虧佔便宜或者享福,都這麼回事兒了。”

趙鐵繩的懷中抱著自己的長孫,時不時的逗弄幾下。

他臉上的皺紋已經很明顯了,這麼多年了,年齡也越來越大。

可他懷中的長孫,面板卻是那麼的光滑,就像是春天出生的陽光一樣。

一老一少站在那裡,就像是一幅和諧的畫卷。

一代新人換舊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陳松在這裡待了很久,一直待到晚上才回去。

白陳松打算將趙鐵繩接到自己的府中過年,可趙鐵繩不願意打擾陳松,說什麼都不想去。

其實趙鐵繩倒不是說嫌麻煩陳松,只是因為現在陳松是大明富平侯,自己雖然是他的舅舅,但不能仗著這個身份從而肆無忌憚。

再說了,現在他的孫子都有了,在家還要照顧孫子。

如果將這一大家子全部弄過去,那要多費不少事。

喜歡平和的趙鐵繩,又怎麼可能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呢?

沒有辦法,所以陳松就自己一個人回家了。

回到家,在家裡待了沒多長時間,朱元璋的賞賜便送了下來。

明年過年前夕,朱元璋總會給陳鬆一些賞賜。

各地上供上來的那些貢品,也有相當一部分被朱元璋送給了陳松。

有如此待遇的可不僅僅是陳松,如今朝廷,只要是被朱元璋所重視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會有賞賜。

徐達湯和他們,基本上每年過年之時,朱元璋都會給他們大量的賞賜。

今年過年,陳松覺得格外的無趣。

整個大明鑫鑫向榮,日子一天比一天要好,可陳松總覺得缺了些什麼。

說不上來到底缺什麼,但陳松總覺得缺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