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計謀(第3/3頁)
章節報錯
陳松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對夏楊的這個說法,非常的認同。
拍了拍夏楊的肩膀,陳松勸勉道:“以後,市舶司不可能只有這三個。
海洋,海貿,終究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如果大明不能將這些財富吃下去,那麼就會養富敵人。
等回去之後,我會向陛下提議,成立一個對外總理事衙門,將鴻臚寺、市舶司,以及對外海貿之事全都統一起來。
好好做,以你的能力和功勞,這個衙門的總理事大臣,非你莫屬。”
儘管夏楊的本意不是升官發財,但能遇到,總是好的。
而且,這也代表了陳松對他能力的看重,對他的賞識。
舉手投足之間,便建立了一個新的衙門。要是這話是別人說的,夏楊一萬個不相信,可這話是陳松說的,那他就不會懷疑。
從陳鬆開始入職朝廷一直到現在,成立的衙門實在是太多了。今天,說要成立一個新的衙門,夏楊不會有任何懷疑。
陳松的目光又放在了海面上,其實,他還有一個更大的野心。
那就是對傳承了將近千年之久的六部九品官職,進行革新。
六部,管理天下之事。可天下之事,又何其繁多?將天下之事交由六部管理,實為行。
以前,路引制度之下,民不出家鄉,事情也少,管理起來也很簡單。
可如今,在陳松的鼓勵之下,朝廷先後實行一條鞭法,官紳一體納糧,稅收改革,貨幣改革,市舶司建造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這些事情,每一項拉出來,都是對以往的顛覆。
從那個時候開始,天下的事情,就以幾何的速度不斷膨脹。
如今的六部,根本管理不過來。
陳松先後成立了工商管理衙門,寶鈔管理衙門,大明錢莊等等部門。
這些部門,目前都只是六部下面的下屬衙門,但在以後,是會獨立出來,作為一個單獨的部門存在,在品級上,和六部平級。
對天下事情,儘可能的細化,以減少中樞對繁雜小事的處理。
當然,這些事,陳松不會告訴任何人。只有當時機真正成熟那一天,陳松才會將此事推行開來。
站在海岸邊上,陳松的身上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氣勢。
在陳松的不遠處,孫甲富那些商人,靜靜的看著他。
這裡是碼頭的一個倉庫,蒼蠅,就是蒼蠅,不管什麼時候,都見不得光,也只敢這樣躲在人後,悄咪咪的看著陳松。
孫甲富站在倉庫門口,指著陳松,對著身邊的眾人說道:“他就是當今大明富平侯陳松陳常青,說起來,咱們現在能有如今的財富,和他分不開關係。
但,成也陳松,敗也陳松。現在他擋在咱們的面前,就算他,帶給了咱們這麼多財富,咱們也要將他踢走。”
“那必須要將他踢走,如果不將他踢走的話,那以後,咱們還怎麼賺錢呢?
不過,咱們現在只是白身,想要拜見他,也不太可能。”一個商人有些擔憂的說道。
明朝初期,階級等級非常森嚴。
最近這幾年,在陳松的努力下,商人階級已經要比之前好上很多,可在之前朱元璋的高壓之下,這種等級森嚴的階級制度已經深入人心,想要在短暫的時間之內扭轉過來,還是不太容易。
他們這些商人,在面對像陳松這樣的侯爵之時,幾乎可以用卑微到泥土裡來形容。
說一句難聽的,就算陳松再怎麼平易近人,如果沒有陳松的意思,他們這些人甚至都沒有登門拜訪的資格。
別說他們,就連那些縣令,知府,都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身份夠不夠格。
所以他們只能遠遠的看著,暗戳戳的,使一些壞。
想要正面交鋒,他們還不夠資格。
日頭漸漸落下西山,站在海岸邊,秋風卷著水氣撲人而來,讓陳松打了一個寒顫。
華燈初上,碼頭上面掛滿了燈籠。
在如今的市舶司碼頭上,有一批職業的點燈人,他們每天晚上都會將燈籠點亮,掛在遍佈碼頭的木樁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