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周天子分封天下,設立宗法制。換句話說,小宗是大宗之丞相,大宗是國家之丞相,如此一層一層的綿延下去,直至治理全國。

秦統一六國,宗法制落寞,郡縣制建立。其實,郡縣制也可以看成是宗法制的變種。

郡縣為小宗,朝廷為大宗。郡縣治理地方,自己能處理之事自己處理,處理不了的,告之朝廷。

宗法制,以血緣為紐帶,郡縣制,以升遷官職大小為紐帶,以嚴刑律法為懲戒。

一層一層的上報,一層一層的處理,於丞相之處集中處理,最終上報皇帝,以做決定!

如果將皇帝比作國家,那丞相就是小宗。今日陛下雖廢丞相,但丞相之權,會透過其他方法重新出現!”

慶童站在一旁,聽的心驚膽顫,生怕朱元璋知道不滿意,將陳松給砍了。

朱元璋是什麼人?為了集中權利,將胡惟庸直接給費了,好不容易將丞相之權收回來,現在竟然說這些話,這不是在找死嗎?

慶童直接捏了一把汗,心道:“我的侯爺啊,您怎麼什麼都敢說啊,這可是要命的啊!”

可奇怪的是,朱元璋不僅沒有任何憤怒,甚至陷入了沉思。

朱元璋從一個普通百姓成長到如今的地步,足以可見其本領以及智慧。

陳松這淺顯的解釋之後,朱元璋也很快就明白了這些事。

“陛下之勤政,古今罕見。不過,臣說一句大膽的話,陛下的勤政,恐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陳松語不驚人死不休,再次丟擲一句炸彈。

好傢伙,這話不就是在拐彎抹角的說,老朱啊,別看你現在很勤奮,可你的兒子,你的孫子,日後可不會勤奮了。

說不定,你的後世子孫全都是一些懶漢。

果不其然,朱元璋在聽到陳松這話時,臉色瞬間就變了。

臉色通紅,幾欲駁斥,可終究還是忍了下來。

朱元璋是一個複雜的人,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又是一個實幹主義者。

很難想象,兩種不同的思想方式,竟然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說他是理想主義者,是因為他的種種措施。

建立惠民藥局,建立養濟院,建立公共墓地,建立社學,甚至還有歷史上從未出現的民告官。

說他是實幹主義者,是因為他所做的很多事,幾乎都是一步一個腳印。

從攻佔集慶開始,到後來的登基,幾乎每一步都是一步一個腳印。

曾幾何時,朱元璋以為,只要自己立下皇明祖訓,那後世子孫就能按照皇明祖訓上的內容來做。

可後來陳松的幾次開導,讓朱元璋打消了這個念頭。加上這次朱標的反抗,這更讓朱元璋明白一個道理。

倘若今日自己立下無數規矩,等自己死後,朱標會不會推翻?

歷史上,人亡政息的記錄數不勝數啊。

朱元璋愛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孫子,可他更愛自己的江山。

他不敢用自己的江山來賭自己的後世子孫會不會一直按照自己的方法來進行。

“你的意思是,丞相是必不可少的?你是在說,以後,就算沒有丞相,但丞相也會透過某種方式,重新出現在大明朝堂?你可有證據?”朱元璋問道。

陳松沒有過多的解釋,只說了三個字。

“四輔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