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訊息,在很短的時間內,傳到了納忽裡的耳朵中。

正在和丞相商量事情的納忽裡看到門外有幾個侍衛朝著這邊跑來,就明白估計是有發生了什麼事情。

果不其然,這幾個侍衛在來到納忽裡的面前後,將城外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納忽裡的臉色變了變,有些不敢詳細的道:“什麼?燕字大旗?還有明字大旗?這是怎麼回事?”

一般來說,明軍的旗幟,基本上都是以“明”字大旗為主,以主將姓氏大旗為輔。

納忽裡對明軍不敢說多瞭解,但也和攻略這邊的明軍熟悉。

在他的記憶中,明軍那邊,似乎並沒有姓燕的人,這是怎麼一回事。

想不通這裡面的原因,納忽裡看向丞相,問道:“丞相,這是怎麼一回事?怎麼還有燕字大旗?難道是那個我不知道的明軍將領嗎?”

納忽裡的臉色有些著急,他非常討厭這種什麼都不知道的感覺,這樣的感覺讓納忽里人非常難受。

丞相一時半會之間也沒有想到姓燕的將領是誰,可他畢竟見多識廣,知道很多外人不知道的事情。

丞相皺著眉頭,細細的思考著這裡面的事情。

片刻之後,丞相忽然睜開眼睛,一臉恍然大悟的樣子:“莫非,是大明燕王?!”

“什麼?大明燕王?這怎麼可能?”

納忽裡直接站了起來,臉上的驚駭都快變成了實質。

納忽裡就算再怎麼孤陋寡聞,也知道燕王朱棣的名聲。

這個大明境內,目前最能大的藩王,又如何不知道呢?

只是,他想不通,燕王朱棣封地在北平,為何現在跑到這裡來了?

以納忽裡對朱元璋的瞭解,但凡讓自己的兒子出來,那就代表著大機率有戰事要發生。

一個北平的王爺,現在突然跑到了這裡,這實在是太過詭異了。

“想不通,想不通。我實在是想不通,為什麼,一個北平的王爺,現在跑到這裡來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難道真的是燕王?而不是一個姓燕的將領?”

納忽裡一臉愁楚,他實在是不願意相信這件事情。

“大王,反正現在明軍的使者就在外面,不如直接讓他們進來,咱們問一問就知道,沒有必要在這裡瞎想!”丞相說道。

納忽裡現在也沒有什麼辦法,只能這樣做了。

納忽裡急忙下達了命令,沒過多久,朱棣派出來的使者就來到了納忽裡的面前。

朱棣派出來的使者不是別人,正是歷史上功名赫赫的張玉。

張玉本來是前元的官員,品級還不小,官職樞密院知院。

洪武十八年的時候,朱棣在一次清繳草原時,遇到了率眾難逃的張玉。

當時朱棣還和張玉交手過,在搞清楚了張玉的來歷和意圖之後,朱棣收留了張玉。

歷史上的張玉,最先投奔的人是大明朝廷,一直到洪武二十七年時,才被朱棣重視。

可陳松的到來,影響到了很多事情,以至於張玉和朱棣提前相識。

張玉是一員猛將,他垂手而立,站在納忽裡的面前,目不斜視,眉宇之間滿是堅毅。

看著如此作態的張玉,納忽裡甚至還在驚歎此人不凡。

“不知閣下為何而來啊?身份又是什麼啊?”納忽裡率先開口問道。

張玉靜靜地看著納忽裡,道:“在下乃是燕山左護衛千戶,張玉。本人奉燕王殿下的命令,前來出使爾等!”

張玉以前在前元那裡做過事,會說蒙古話非常正常。

再說了,哈密以前的時候,和前元同屬一脈,說的話差不多是一樣的。

張玉的態度很隨和,可語氣之間滿是高傲。

看著如此作態的張玉,納忽裡也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