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回京(第2/4頁)
章節報錯
臣就簡簡單單的說一下吧!”
說著話,陳松江這裡面的緣由,解釋了一遍。
朱元璋已經用盡全力來聽,可不知道為何,聽起來還是一副是是而非的樣子。
“嗐,也就這麼回事了。這麼多年了,你創造的那些奇蹟還少嗎?俺現在已經是想明白了!”朱元璋也沒有再追問陳松,而是嘮起了家常。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草原的那些牧民。
這也不能夠怪陳松,實在是朱元璋對那邊的事情很感興趣,下意識的就將話題往那邊聊。
君臣二人說了很多,陳松是早上回來的,朱元璋拉著陳松,一直說到了晚上。
陳松回家的時候,卻發現解縉,早已經前來拜見。
洪武二十一年,也就是去年。解縉考上了進士,本來,因為解縉和陳松的關係。
所以朝中那些閱卷的考官,對解縉百般打壓。
但解縉的真材實學擺放在那裡,就算他們拼盡全力,也沒有辦法阻止金子發光。
殿試的時候,朱元璋認出瞭解縉。他知道陳松和解縉之間的關係,所以對解縉有一定的好感。
再加上解縉的本事確實不小,於是就被朱元璋點成了狀元。
這下子,解縉成了洪武二十一年的頭甲狀元。
最高興的人其實不是解縉,而是遠在江西老家的家人。
解縉的家人,其實在解縉前來科舉之時,還是比較忐忑的。
他們對解縉當然自信,可解縉走了很長時間的“彎路”。
解縉的家人對新學並不看重,千年以來的科舉,已經深深的種在了他們的心中。
在他們看來,科舉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並不是他們對新學有多少偏見,實在是隻有科舉才能當官。
在古代人的心目當中,當官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能當官,那麼他們對新學的排斥將會少上很多。
除非是那種用儒家理學吃飯的老學究,才會一直打擊新學。
可解縉的家人萬萬沒有想到,解縉能夠高中狀元,竟然和新學有著莫大的關係。
當這個訊息傳到他們家的時候,解縉的家人並不相信。
他們當然對自家孩子非常自信,可也正是因為自信,所以讓他們對自家的孩子非常瞭解。
最近是有才學不錯,可想要高中狀元,難度還是很大的。
這可是狀元,每三年才會有一個,整個天下間那麼多的舉人,憑什麼會是你解縉?
當前來報信的人,說明了這裡面的關係之後,解縉的家人花費了好長時間,才從震驚當中緩過神來。
前來報信的人也知道朱元璋對新學的態度,再加上當時解縉高中狀元的時候,城中也有風聲說和新學有關,所以報信的人就添油加醋地將這些事情說給瞭解縉的家人。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當初反對的新學,現在竟然成了他們最好的幫手。
陳松回到家,剛剛走進大廳,就看到了坐在那裡等候多時的解縉。
看著走進來的陳松,解縉直接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