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都不要質疑朱元璋對朱標的感情,朱標太子地位之穩固,世所罕見。

加之朱標本來就有明君之象,所以,朱元璋對朱標無比重視,視為第二個自己。

這件事情交給朱標去做,就是想考驗朱標的能力,考驗朱標的本事。

朱標一聽朱元璋要將這件事情交給自己去做,瞬間變得高興起來。

朱標當然不會嫌棄麻煩,他本來就想將這件事情解決掉,現在有了合適的辦法,又如何不會去做呢?

當下就朝著朱元璋拱拱手,一臉興奮的走了出去。

看著朱標的背影,朱元璋的臉上帶著特別的笑容,眼睛深處甚至還有一絲得意。

“這個辦法一出,朝中官員肯定會叫苦不迭。考成法,這讓那些沒有本事且有其他想法的官員怎麼活?

自古以來,多做多錯,少做少錯。考成法之下,這些官員們,想少做,都不由他們。

標兒啊,這件事情只能由你來做,誰都不行!”

朱元璋笑呵呵的說道。

朱標要是真的將這個辦法推行開來,那文官們,或多或少都會對朱標產生牴觸的心裡。

這正是朱元璋願意看到的,在朱元璋看來,皇帝就是皇帝,就要高高坐在上面,不能和文官們打成一團。

文官和皇帝,天生就是兩個不同的陣營。

讓朱標和文官們分開,這才是朱元璋願意看到的。

朱標興沖沖的回到東宮,立刻將陳松剛才說的那些,全部記錄下來。

雖然不可能原原本本的將這些內容全都記錄下來,但也能記錄個七七八八。

朱標還讓人將陳松找來,進行深層次的討論。

……

幾天之後,朱標將大體框架構建好了,然後開始進行改革。

改革所需要的時間很長,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夏季已經來臨。

北平以北的草原上,嫩綠的牧草開遍了整個草原。

整個草原碧綠碧綠的,煞是好看。

不過,草原荒漠化不只是後世的特權。

在這個時代,依舊很嚴重。後世,最起碼還有科學放牧這一說,可現在,牧民們哪裡會在乎這些?

草原上那些被征服和俘虜的部落,被朱元璋下令南遷,如今北平以北,沿著整個邊牆,都是南遷的部落。

這些部落,基本上都是金山一戰,俘虜回來的那些部落。

這些部落的武裝士兵,現在在金山挖金礦。

部落當中的那些貴族,全都被朱元璋給扔到了臺員島。

為了方便管理,朱元璋仿照大明的戶籍制度,對這些牧民進行改編。

以一百戶為一里,設定里長一名。

里長主要以通曉草原語言的明軍士兵,或者很早之前歸順大明的草原士兵擔任。

大明興起之後,有很多草原士兵投靠大明。

這些人戰場殺敵兇猛,儘管不是明人,可對大明的忠心不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