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灝帶著眾官員,靜靜的站在陳松的馬車前,派頭那叫一個大。

“我們已經給大人準備好了休息的地方,還請大人稍作休息!”張灝看著剛剛走下馬車的陳松。

陳松搖搖頭,“休息就先算了吧,將泉州府市舶司以前留下來的那些資料全都帶過來,還有那些海圖。

對了,看看城中還有沒有以前市舶司的老人,將他們的花名冊制定出來,過幾天我要見見他們!”

“好!”張灝連連答應。

陳松走進衙門,來到衙門的大廳。

泉州府的知府衙門看上去倒是氣派,明朝有不修衙門的傳統,可現在是洪武年間,衙門修建好沒有幾年,所以看上去還比較完好.

坐在大廳的主位上,其他官員按照品級大小,依次坐在大廳的兩側。

環視一週,陳松道:“諸位都認識我吧,可我還不認識諸位......”

張灝察言觀色,陳松這話剛剛說了一半,張灝就急忙站了起來,指著大廳中的眾人一一介紹。

“這位是同知孫巢,這位是通判楊嘉赫......”

被張灝指到的官員,都站了起來,朝著陳松行禮。

陳松點頭示意,算是認識了這些人。

介紹完所有人後,陳鬆開口道:“諸位,估計諸位都已經知道了,陛下打算再開設幾個市舶司,這次陛下差遣我來巡查四方,泉州府就在我的考察範圍之內。

我將會在這裡待半個月,泉州府進行詳細的考察。要是考察合格,那麼我就會上報陛下,請求重開泉州府市舶司。”

“侯爺,您就放心吧,泉州府市舶司自古有之,這裡的百姓和商人們,大部分都靠著市舶司過活。

泉州府開設市舶司,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整個大明,都是獨一份的存在!”張灝站了起來,朝著陳松一陣吹噓。

張灝這番話聽起來有些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嫌疑,平時裡的他的是一個非常穩重的人,可是現在竟然不顧體面,就像是個街邊的小販一樣,不停的吹著。

也難怪,泉州府市舶司能不能開辦至關重要,要是泉州府市舶司能夠順利的開辦起來,到時候,他作為泉州府的長官,肯定會升官。

舉人出身的他,這輩子做到知府一級已經心滿意足了,可誰又不想再往上爬爬呢?

明初做到六部高官舉人也不是沒有,可這種機率實在太小了。

所以張灝就只能腳踏實地,儘自己最大的可能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

泉州府府治晉江縣,泉州市舶司舊址位於晉江縣南的水仙門內。

始建於北宋元祐二年,興於南宋和元,沒落於明。

在成化八年的時候,泉州市舶司遷到了福州。

南宋時期,泉州市舶司最興盛的時候,僅憑一座市舶司,貢獻了整個南宋十分之一的稅金。

南宋富甲天下,這十分之一的稅金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泉州市舶司位於晉江下游的港灣,因為港口種植著大量的刺桐,所以又被人稱為刺桐港。

昔日的榮光已經落幕,這是時代的悲歌,誰也無可奈何。

張灝站在大廳中,詳細的向陳松介紹著泉州府市舶司的種種。

“唉!”

沒來由的嘆了一口氣,引得大廳中的眾人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