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寶鈔行事總大臣(第3/4頁)
章節報錯
文武百官走過宮門,走進金鑾殿。
皇帝高坐皇位,眾臣齊拜冕旒。
此時的東方,剛剛出現魚肚白。
又是大明一個非常平常的早上。
朱元璋的目光從眾臣的身上一一掃過,最後停在了陳松的身上。
清了清嗓子,開口道:“寶鈔之制,從制定之初至今日,已經十數年。
而今,各項弊端已然顯現,貿然廢除,所有努力,前功盡棄。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總的來說,卻是朝廷的臉面。如果貿然廢除,只怕會失信於整個天下!
不知諸位愛卿有何想說的!”
朱元璋沒有遮掩自己的想法,目視者眾朝臣。
眾朝臣對於朱元璋的詢問,大部分沉默不語。
都說朱元璋摳門,可那也僅僅只是相對的。
每逢佳節,朱元璋都會賞賜重臣!
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寶鈔,這是錢,但又不是錢。
初次賞賜,眾臣無一不高興。
可時間往後,這份高興最後也逐漸消失。
朱元璋賞賜給他們的寶鈔,這些朝臣大都花不出去。
究其原因,和陳松之前所說的並無二致。
“富平侯品性溫良,本事出眾,有通天徹地之才能,此事交付於他,定可萬事無憂。”朱元璋一開口,就給這事定下了基調。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以後你們這些朝臣們要是想反對,可就要掂量一下。
剛才已經詢問了你們的意見,你們都沒有任何反對,如果往後你們要是搗亂的話,那可就別怪刀劍鋒利了。
藍玉的目光一直放在陳松的身上,目光當中滿是嫉妒,羨慕還是恨。
藍玉比陳松大,可在朝中也屬於年輕一輩的將領。
多年前,朱元璋也曾像今天這樣誇讚過他。
可隨著陳松到達京城,這種情況幾乎如同奔流東去的長江一樣,不復還。
那些文臣對此事大部分沒有什麼反應,只不過也有一部分完成,是因為討厭陳松,所以討厭陳松所做的一切。
站在藍玉身旁的郭英,數次想要走出,可卻都被身旁的藍玉攔住。
藍玉是個明白人,朱元璋這番話無非就是走走樣子,現在要是當場反對,那麼不就是在打朱元璋的臉嗎?
看著眾朝臣的反應,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捋著下巴上的鬍子,看向陳松,“常青啊,不知你有什麼看法?”
陳松站了出來,手中的笏板高舉過頭頂。
聲音洪亮,有條不紊,“寶鈔之事涉及到朝廷的經濟,什麼是經濟?
經濟此詞出現於《晉書·殷浩傳》:足下沉識淹長,思綜通練,起而明之,足以經濟。
經濟就是經邦、就是經國,就是濟民。在眾朝臣的眼中,可能區區寶鈔比不上家國大事,但在我陳某人看來,如果經濟不行,那麼一切都是白費……”
陳松一番高談闊論,說的眾朝臣雲裡霧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