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朝臣們走出金鑾殿的時候,雙腿就像是灌了鉛一樣,每一步都是艱難。

看著頭頂上的太陽,他們只覺得剛才的金鑾殿是陰曹地府。

這些朝臣們剛剛回到自己的衙門,朱元璋的旨意就下來了,是對昨天那些讀書人的審判之事。

眾官員以為這些人都要死於非命,可是結果卻令他們大吃一驚。

朱元璋竟然沒有處死任何一個人,就算是那些領頭的人,也都沒有處死,只是剝離學籍,三族發配邊疆……

處罰當然不止如此,可幾乎沒有處死的人。

那些被捉拿計程車子讀書人也處罰也差不多,剝離學籍,發配邊疆。

不過,他們卻沒有涉及到三族。

他們這些人當中,有很多人都是頭腦一熱,在知道了是這個結果之後,後悔的腸子都青了。

要是按照朱元璋以前的脾氣,這些人大部分要人頭落地。

可是現在,他改變了主意。

殺了這個讀書人,真的是便宜了他們,只有將他們扔在最困難環境最艱苦的地方,才能讓他們心裡明白,和皇帝作對,是一個怎樣的結果。

以前的朱元璋覺得,殺一個人是最大且最嚴重的懲罰,可是現在覺得,對於這些讀書人來說,死或許是一種解脫。

在後宮這些天裡,朱元璋明白一個事情。

人這一輩子,最難受的事情就是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自己未來的希望。尤其是讀書人。

所以,折磨讀書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他們身上所有的榮譽全部扒光,然後扔在荒無人煙之地慢慢等死。

再給他們打上軍戶或者其他的標記,讓他們的子孫後代都無法科舉,讓他們的子孫後代,永世不得翻身。

發配的邊疆是遙遠的西南,瓊州,遼東,甚至還有大海對面的臺原島。

當然,這裡面就有陳松的功勞。

殺掉這些人太可惜了,還是去開疆拓土,佔領地盤吧。

隨著早朝的結束,朱元璋裝病的事情開始蔓延,很快,傳遍了整個京城,甚至是大牢中的那些罪犯都有所知曉。

詔獄的牢房中,現在的禮部尚書趙瑁坐在一個牢房的稻草堆上,臉色難看到了極致。

剛才有幾個多嘴的獄卒來到牢房外面,將今天發生的事情全都說了一遍。

本來還心存僥倖的趙瑁瞬間死心了,絞盡腦汁,都想不到,為什麼會是這個一個結局。

“這一切都是陛下的一個局?可是為什麼會這樣啊?沒有必要啊。

從古到今,哪一個皇帝會將臣子當成敵人來看待?這怎麼可能?”趙瑁不停的嘀咕著,臉上的慌張越來越明顯。

朱元璋的心機,讓他發慌,讓他害怕。

忽然,想到了什麼,他站在了起來,趴在牢房的柱子上,扯著嗓子大喊:“我要見陳松,我要見陳松......”

趙瑁的需求很快傳到了朱元璋這裡,朱元璋遵從了趙瑁的要求。

對於趙瑁,朱元璋印象不深,因為趙瑁當禮部尚書沒有幾天。

明初的禮部,是得罪朱元璋最狠的一個部門,幾乎沒有幾個尚書是善終的,不是被殺就是被貶官。

歷史上的趙瑁,在洪武十七年當上禮部尚書,洪武十八年就被朱元璋貶官了。

許是嫌煩,從洪武十八年到二十年的這幾年當中,就沒有再設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