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陳松對開封府的規劃(第1/4頁)
章節報錯
陳鬆手中的手電筒是一個強光手電筒,亮度調到最高,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
陳松一個人走在大堤邊上,拿著手電筒不停地看著大堤和黃河。
今夜的黃河稍微能平靜一些,可那奔騰的聲音依舊不斷的往外面傳。
雨季的黃河沒有真正的平靜,也只是相對平靜。
天上沒有一顆星星,到處都是黑暗。
手電筒照出來的亮斑,在黃河上徘徊。
一個白色的影子,忽然出現在黃河上。
陳松停下腳步,手電筒朝那個白色的影子打去。
原來是一頭被泡的發脹的山羊屍體,這是從上游衝下來的。
在陳松來到大堤上的這段時間當中,上游不斷的有各種各樣的東西衝下來。
有時候還能看見泡的發白的屍體,這些屍體基本上都是無名,為了防止出現瘟疫,所以陳松就讓人將其焚燒,埋在公墓。
古代就是這樣,不管什麼災害,都能奪取很多人的生命。
陳松只祈求大堤不要出現任何狀況,祈求不要發生潰堤的情況。
黃河在這片大地上綿延了成千上萬年,也正是因為黃河,所以才沖積出了華中平原。
這條暴躁的母親河,每年都要從黃土高原上帶下來肥沃的土壤。
可這肥沃的土壤是有代價的,定期的泛濫,讓無數人無家可歸。
可如果治理好了,也是一個福澤萬代的事。
陳松走在大堤上,腦海中想著這些事情。
回憶著歷史上潘季馴治理黃河的種種過程。
大堤上還有民夫和士兵忙碌,他們不斷的加高大堤主體,又構築著新的防水堤壩。
為了能夠保住大堤,陳松將這些人分成幾組。
不管什麼時候,總要確保有人在大堤上。
空氣中飄來一股香味兒,仔細一聞,是紅薯和土豆的香甜味道。
這是朝廷送來的糧食物資,朝廷送往河南的糧食,更多的就是紅薯和土豆。
這兩種東西儲量大,而且還便宜。
所以運送這兩種東西要比運送糧食划算的多。
夜越發的深沉,陳松回到了草棚。
眾人們還沒有討論出一個所以然來。
看著走進草棚的陳松,眾人停了下來。
“大人,說到底,咱們目前的當務之急也只是保住大堤。不管有什麼事情,等保住大堤之後再說吧。”賀於良看著走進來的陳松,說道。
陳松點點頭,沒有反駁賀於良說的這些話。
坐在自己之前所在的位置上,陳松看著賀於良,“之前讓你統計的遇難以及失蹤的百姓人名單,統計出來了嗎?”
“回大人,已經統計出來了!”賀於良臉色陰沉了下來,這是一個悲傷的話題。
“自從大雨開始,城中遇難百姓一百三十七人,失蹤百姓數量一百四十五人。
遇難的百姓大多是老弱,失蹤的也差不多。”賀於良的聲音很低沉。
“目前開封府城外的良田也被大水漫灌,這些良田很有可能會變成鹽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