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一章:律法規制(第2/4頁)
章節報錯
他做的這些,俺看上去也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大都可以。
這樣吧,你將這幾本冊子帶下去,找一些能吏,讓他們看一下,如果沒有什麼疑問,就將這些東西全部編入《大明律》,然後明發天下!
還有工商督辦總衙門,這個衙門也趕緊成立起來,挑選合適的官員。
切記,工商督辦總衙門以及稅務督辦總衙門,這兩個衙門都放在戶部名下,但是所使用的官員一定要可靠,不能有任何偏差!”
這兩個衙門可是朱元璋的錢袋子,朱元璋怎麼可能會鬆懈呢?
“孩兒明白!”朱標回道。
……
和之前稅務督辦總衙門不同,這次的工商督辦總衙門是由朱標親手負責。
所選取的官員基本上都是從各部衙門的書吏賬房當中挑選,當然也不可避免的選到了一些文官。
但主力還是那些書吏和賬房,畢竟這兩個衙門運算量可是非常的大,如果讓門外漢來管理,可是會出亂子。
至於玻璃局的事,陳松也上了奏摺,只不過陳松只是說了一個大概的處理方法,並沒有細說。
也是,都已經做到了這個程度,也算可以了,總不可能把飯嚼碎了再餵給別人吧。
只不過,這些事情都需要時間,現在上元佳節還沒有過去,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
但是,陳松制定出來的那四部律法,已經透過各地的驛站明發天下。
毫無意外,又是一片罵聲,天下商人,無一不喝罵陳松。
之前那個官紳一體納糧,已經讓那些士紳們記恨上了他,現在又有了商人。
這下子直接將自己放在了士紳和商人們的對立面。
但陳松這個態度,朱元璋非常滿意。
朱元璋最看重的是全天下的普通百姓,至於這些士紳和商人的死活,朱元璋卻沒有那麼太過於在意。
陳松整天下士紳商人越狠,朱元璋就越高興。
常言道: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陳松的這個政策,動了那些商人的乳酪。
朱元璋規定,上元節之後,就要按照陳松所規定的辦法來實行,五月底必須全部推開。
和之前相比,陳松的這些政策就相當於將這些商人送上了案板,沒有了任何自由。
做什麼生意要管,賣什麼要管,甚至連售賣貨物都要開什麼發票,幾乎將商人們管的死死的,幾乎沒有什麼自由。
朱元璋之前規定死了商人的行為舉止以及各種規制,但那些東西對於商人們來說並不太在意,因為這些東西並沒有觸及到商人的核心利益。
可陳松的這些東西,觸及到了這些商人的核心利益。
尤其是鹽政這塊,陳松在工商這裡說明,食鹽收交朝廷管理,設定食鹽督辦總衙門,各地建設食鹽售賣轉運局,由朝廷轉門負責,實施地區食鹽販賣制度,禁止跨區域售賣,所有食鹽,都由朝廷管控,廢除之前的鹽引制度。
至於之前朝廷所下發的那些鹽引,規定在四月底全部兌換完畢,過期不候。
日後,不再發行任何鹽引,在規定時間沒有兌換的鹽引全部作廢,成為廢紙一張。
陳松給朱元璋的辦法就是這麼個辦法,至於能不能徹底的實施下來,就要看朱元璋的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