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章:稅務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地方官插手稅務之事,起初,陳松在向朱元璋介紹這個辦法的時候,朱元璋還有些不太滿意。
畢竟這樣一來,派往地方的官員數量就會增多。
那麼相應的,所要支出的俸祿也就會增多,不僅僅是俸祿那麼多的官員,到時候僅僅一項稅務之事,恐怕要比之前多上不少。
可當陳松向朱元璋詳細地解釋了一下這裡面的好處時,朱元璋咬著牙齒,硬是將這一政策推行開來。
實在是這裡面的誘惑太大了,讓朱元璋不得不推廣。
畢竟一旦地方上將這些部門都建立起來,那麼地方官也就沒有辦法插手地方上的稅收之事。
朱元璋出身貧寒,早年間他見過地方官徵收稅務時的那種肆意張狂,也知道地方官在徵收稅務時的那些把戲,也知道是如何和士紳勾結的。
當陳松說,這種辦法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些事情的時候,朱元璋在心裡推算了一下,覺得陳松說的也非常有道理,所以就打算試試看,趁著這次的事情可以先選擇幾個地方試驗一下,如果真的行,那麼就推行天下。
如此一來,就將地方官的權利開始細化。
其實陳松的目的不僅僅侷限於此,陳松最大的想法就是讓地方官三權分立。
讓執法權,行政權等權利分開,進一步控制地方官的權利。
實在是古代這些縣令,知府的權利太大。
大到可以掌管一地幾乎所有的事情,這樣的事實在是太恐怖了,如果長官賢明廉潔倒也是一件好事,可如果長官昏庸所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
朱元璋當然知道這裡面的害處,所以朱元璋在地方上設定了按察使布政使以及都指揮使幾個官職,實現三權分立。
朱元璋的想法是好的,可這種三權分立未免有些太過粗糙,所以還需要進行一定的改造。
但陳松並不著急一次性將這些所有的政策全部到位,飯要一口一口的吃,這點道理陳松還是明白的。
所以說,目前先將稅務這邊做好再說。
揚州府作為這次事情的主要發生之地,所以陳松就打算先在揚州府建立稅務局。
地方陳松已經選好了,隨便從那些已經被抄家計程車紳當中挑選一處宅子,作為稅務局的衙門。
陳松站在一處宅子的大門外,七八個手下在大門附近忙忙碌碌。
這七八個手下正在將一個牌匾往大門上方掛去,牌匾上面赫然寫著稅務局三個大字。
看著眼前的這個牌匾,陳松一臉笑容的說道:“只要稅務局在揚州府建立,那麼以後,士紳想要不交稅,可由不得他們。”
“常青啊,你這話說的倒是對,可俺有一事不明!
你這讓士紳交稅也就罷了,怎麼還要讓俺們這些人交?俺爹之前給俺來信了,說讓俺趕緊把稅交了!
俺都不知道俺要交多少稅,但俺爹給了俺一個交稅的清單,好傢伙,清單上面的那些內容,差點沒嚇死俺。
俺一年的俸祿也就那麼點,這一下子把那麼多去了,可真讓俺肉疼。”
站在陳松旁邊的朱棣,一臉悻悻的說道。
陳松看著朱棣,笑道:“殿下,據臣所知,大明對親王的俸祿可是非常優厚的啊。
洪武九年制:親王歲支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錦四十匹,紵絲三百匹,紗羅各一百匹,絹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綿二千兩,鹽二千引,茶一千斤,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
這些東西摺合下來,可要比得上十幾個士紳讀書人啊。向你們親王收稅,也不過是一百之七八,這個稅務多嗎?
陛下雖然個人只支付了寥寥一點銀子,可連帶著陛下名下的皇莊商鋪等等所有產業,所要繳納的稅額少說也要上萬兩。
陛下上萬兩銀子都交了,王爺還在乎這些嗎?
再說了,有我在殿下以後還愁賺不到錢嗎?只要陛下相信,在下以後錢只會越來越多,到時候雖然交的稅也不少,但那個時候陛下每年賺到的錢,恐怕比朝廷發的俸祿還要多,上數倍不止,陛下可敢相信?”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