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從這裡一直往東,那片地方魚鱗冊上的卻是當地自耕農的土地,待會兒咱們到那邊去看看去問一問!”

陳松看向東邊,指著東邊那大片農田對著朱棣說道。

“俺也是這樣覺得的,咱們先到東邊去看看吧,看看到底是個怎麼樣的情況!”朱棣說著,就帶著隨從朝著東邊走去陳鬆緊隨其後。

往東大概走了,有兩裡地,眼前又出現一個村莊,這個村莊和剛才那個村莊差不多,裡面的莊戶也就那麼多。

飯點時間,所以家中的人大部分都在地裡,村子裡沒有多少人。

陳松和朱棣在村子裡轉了轉,村子當中出過一些狂吠不止的黃狗之外,也就能聽見幾陣黃牛的叫聲。

時不時還能看到在村子裡到處亂轉,有些瘦弱的公雞。

在農村,能在外面溜達的,也只有公雞。

至於母雞,百姓們是萬萬不可能將它放出來的。因為它要是下蛋下到了別家,那可真就是說不清了。

沒花多長時間,陳松和朱棣就將這個村子溜達了一遍。

溜達完之後,陳松和朱棣又朝著不遠處的田地走去。

一天當中最熱的時間來了,可是這些農民們並沒有回家的打算。

在農村男人當畜牲養,女人當男人養,半大的孩子當成人養。

陳松都看到好幾個只有十二三歲的孩子,在田地裡不停的掄著鋤頭。

陳松和朱棣來到一處忙碌的人比較多的田地前頭。

這處田地的主人倒是一個好說話的,這處田地的主人四十來歲,他並沒有像之前陳松遇到的那些精壯漢子一樣那樣警惕,反而是一臉隨和。

地裡有三個精壯漢子,不用想那是他的兒子,還有幾個半大的孩子,想必應該是他的孫子,再還有幾個婦人。

見陳松和朱棣站在他家田地的前頭,這個漢子放下了手中的活計,來到了陳松和朱棣那裡。

陳松和朱棣臉上都帶著笑容,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這個漢子才敢如此“大膽”。

“老鄉,這是在忙活著呢?”陳松指了指漢子身後的田地,一臉笑容的說道。

漢子將頭上的草帽兒掀了掀,說道:“是啊,農家子有幾個清閒的呢?”

“這話說的也是,不知道老鄉這田地收成如何呀,交的賦稅可高?”陳松不著痕跡的問道。

這個漢子也沒有隱瞞,將自己知道的全都說了出來,“這處田地的收成好啊,一年到頭全家人都可以吃飽!

只不過,我們不給朝廷交稅!我們都是交給吳老爺,吳老爺可是好人,比朝廷要說的賦稅還要少一半,這方圓這麼多田地,基本上都是掛在吳老爺名下的。

之前,吳老爺經常會讓他兒子來這裡看看,幾位,是不是他兒子的朋友呀?”

聽到這裡陳松和朱棣對視一眼。

“是啊,我們都是吳老爺的朋友,你說這處田地掛在吳老爺名下,可否詳細的說一說?

不瞞你說,我家有田五十畝,可是每年交給朝廷的稅非常多,現在聽你這麼一說,我有些心動,也想掛在吳老爺名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