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說,這次的勞動規定修改,對於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接受的,整個社會風氣都變了一成。

待在地球的黃泉,暫時也沒打算回火星,所以在魔都開展新的研究專案。

源泉未來科技生物研究所的總部,內部對於人類各項生物物理資訊都有世界最深的理解,尤其是多年以來的基因研究問題,所有教授研究員都能說出一知半解。

而這次黃泉準備的專案就是知識灌輸。

“知識灌輸?”

黃泉回來兩個月後,顧晨同樣結束了兩年的火星穩固任務,在火星度了一層金後回來就又加了一顆星星。

“沒錯,隨著星際時代逐漸到來,對於高智商的基礎型人才將會越來越緊缺,尤其是現在的科學發展漸漸已經走到了極限狀態。

想要突破,需要無數以前的科學家級別的人,進行思想大碰撞,而科學家又怎麼可能是擁有無數的,所以我們只能嘗試先讓研究員成為普遍。

只要研究員的數量多了,學霸多了,那麼科學家出現的機率也會大大增加。”

黃泉說的這些顧晨也都知道,尤其是最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理科研究員被太空發展中心調走,地球已經開始出現了嚴重的工科學士短缺。

“知識灌輸是修改記憶嗎?”

“修改記憶?也可以那麼說,不過還很難,雖然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對大腦細胞的基因鏈進行修復,但記憶的儲存還在研究中。”

記憶的研究,比起基因研究更加困難,因為大腦對於記憶的儲存形式,以及呼叫邏輯都是無序的,或者說有序,但人類還沒有解決。

這一點,黃泉在二級文明大禮包裡面同樣沒有看到,也或許是進化方向不同。

“那怎麼灌輸?”

顧晨確實沒法理解,既然都無法進行記憶的修改,連記憶的儲存方式都還在研究,那又是怎麼進行灌輸?

“虛擬現實技術就是透過吸收腦電波,反饋電波資訊給大腦,這些資訊就是知識,只是轉換成了動畫場景,和模擬五感。”

“不對啊,虛擬現實授課不是早就已經成熟了嘛?而且現在一直在運用啊?”

顧晨第一時間將這項技術看成了和虛擬現實,但是想想又沒那麼簡單,畢竟黃泉提出的是一個新的名稱,而不是沿用虛擬現實的名頭。

“我是說和這個原理一樣,目前這個專案就是攻克大腦記憶儲存區,確定大腦搬運外界資訊,儲存外界資訊的因素。

最主要的是需要對大腦儲存資訊的方式進行模擬,這樣就可以直接將需要輸入的資訊進行灌輸。”

“這樣子,如果控制不好的話,會出大亂子的。”

“對啊,所以這種技術,在未來必須進行最高許可權的限制,甚至從錄入就要嚴格把控,不允許任何非教學知識錄入。”

記憶可以隨意進行灌輸的時候,如果灌輸的許可權到了個人手上,就會出現非常大的隱患,誰也不知道你會被灌輸些什麼。

“可你現在還啥都搞不了,就為了叫我過來看看你們立項?”

一臉莫名其妙的顧晨,最終確認了黃泉這傢伙,還真是叫自己過來看看立項的。

送走了顧晨,實驗室繼續著關於記憶的研究。

“黃泉,你說記憶和靈魂的區別是什麼?或者來說,真的有靈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