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星的飛船休息了一晚後,大棚的地面重力設施也鋪設完畢,現在的大棚才有了健康的種植環境,不過張興國他們沒有選擇直接將所有作物種在大棚。

而是將改造好的土壤分出一部分在外面,同時移植了一部分火星的表面藻類進行培育,分析基因和細胞性質。

“老闆,火星的藻類分析資料,和地球的藻類DNA資料有百分之91的相似度,可以說兩者就是同一種類的不同進化形態。”

已經在火星待了三天,隨著測試資料的完善,一份分析資料被管家擺在黃泉面前。

“也就是說,火星和地球的物種起源可能是相同的?”

“是的,而且根據最近幾天的探測,火星上還有很多不明痕跡,這些痕跡與自然痕跡有細微差別。”

黃泉坐在凳子上看著報告,其實從火星上發現了藻類生物的時候,有外星人這種存在就已經是註定的了。

外星人不一定是地球人一樣的碳基生命,甚至可以是能量體,所以宇宙中必定有其他文明的痕跡,只是受限於宇宙的變化太大。

以及文明成長需要的時間,很多文明可能還沒有發展到星系移民,就已經在原生星球毀滅了。

“繼續勘測,掘地機全功率啟動,我們先去將能量盾做出來。”

“曉得了,飛船已經在準備了,那邊的聚變發電站也準備好了。”

暫時沒有方向,黃泉就把這些放著,先把能量盾的問題解決了再說,至少太陽系現在是一定沒有外星人的。目前八大行星都已經有了凌霄火箭搭載的探測器。

各種超低溫工業探測器傳輸的資料現實,除了木星和土星因為氣態星無法進入探測,其他星球都已經有了環繞飛行。

乘坐飛船來到距離赤道點六百多公里的北極, 這裡現在能看到一點點太陽的影子,地面全是冰塊和紅紅的氧化鐵土壤。

機器人建造的小聚變發電站就在中央。

“還說千年內人類都不愁能源了,我看要不了五十年就得開發新的聚變材料,月球的氦3可不夠這麼多。”

“以前的科學家預算的是地球使用,別人也沒想到,離子引擎需要核聚變發電站,太空航行要用,月球基地要用,就連能量盾都需要,你說這月球怎麼頂得住?”

黃露白了黃泉一眼,廢話,太空航行使用的裝置,全是燒電大戶口。

“不過沒事,再過段時間,等原子核研究方向突破後,就可以直接改造氫離子成氦和氦3。氦還可以進行組合發聲反應成為氦3,完美。”

人類的可用資源想要一直可用,就只能在創造上動腦筋,不過能量守恆定律下,還得想辦法控制成本,要不然製造一組氦3的能量用了兩組氦3能產生的能量,那怎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