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計劃中未來的地球生態基地,在這裡可以完全真實的接觸地球上大部分的地面環境,我們的行政辦公樓也在裡面。”

森林公園裡面,一座座大樓正在機器人的裝修下封頂完工,科技城已經做好最後的開放準備了。

離開中央廣場,就是住宅區,和地球一樣的街道,全是510層的小洋樓。

樓頂不足數十米就是光幕,光幕上模擬著地球的大氣環境,還有云朵飄過。

“所有的居住區都會根據天氣模擬情況改變天氣,在這種環境下,居民都不用帶傘了,精準的天氣預報下,說下幾分鐘就下幾分鐘。

而且地面十米以內都是改造過的月壤,在長期的水源灌注下,會慢慢變成人類適用的土壤。”

參觀的這個住宅區已經有了工作人員,所以飛車飛過的時候下面就有人好奇的看上來,向上面揮手。

“目前已經投入的就是這個住宅區,其他住宅區還在完工中。”

繼續飛過幾公里,又透過一道鐵門,進入了一座和格子大廈一樣的空間,每層空間都不高,上有幾十層,下也有幾十層。

“這裡就是我們的人工養殖基地,位於住宅區西邊,因為全是機器人進行種植,所以層高都只設定為1.5米,裡面有完整的蔬菜培育系統,地球所有能吃的作物這裡都有。

人工製造光熱,定點噴水,所有作物都又安全又綠色,生物科技部會定期對植物的基因進行檢測,智腦的核心程式也加入了基因突變作物立即銷燬的指令。”

這座高几百米的格子種菜空間,才讓黃泉有了未來感,一種冰冷的建築,入眼望去,沒有邊際一般的格層,有的地方光照滅了,這是一天的光照夠了,而有的地方光照一直亮著。

繼續飛行,飛向了住宅區的北邊。

“這裡是科技城的牲畜養殖中心,所有動物從出生開始就佩戴了虛擬現實眼鏡,同時腳下是四軸同步傳送帶, 在模擬日夜燈的照射下,他們可以保持在大自然奔跑的習慣。”

還是和剛才蔬菜中心一樣的格層大廈,只是層高根據動物的跳高能力做出了改變,飛車的大屏上,每隻動物分在了一個長寬十米的空間,動物就在中間走著。

腳下的地板一直跟隨動物在動,檢測到動物要拉屎拉尿,就自動開啟一道格柵,牲畜直接拉屎下去,然後自動沖刷。

“其實我們已經停止了動物養殖區,後面興建的都是克隆肉培養基地,在地球的克隆技術成熟之後,以後可以直接進行肉類克隆。

保持活性細胞的克隆肉,口感和健康與養殖的沒有區別,但是出欄時間卻可以只有短短的三天,而且大批次製作培養,成本也會大為降低。”

隨著總工的介紹,另一份影片CG已經顯示出來,關於克隆肉的安全性已經得到了足夠的資料驗證,並不會產生對於基因有害的地方。

而且基因修復技術也是一種預防,以後想要基因突變還真沒多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