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芝聽到動靜,趕忙來勸她,容瑜默默的擦著眼淚,而後又去洗了把臉,笑面以對,

“哭過了,沒事了,我已經想開了,你別擔心。”

她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面上還有笑容,彷彿真的不在乎一般,可她通紅的眼睛和顫抖的聲音還是出賣了她。

言芝心疼容瑜的處境,卻又無能為力,她似乎什麼忙都幫不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容瑜被命運牽制,不得自由。

明義走後,侍衛也跟著離開,去向皇貴妃彙報情況。

明義的回答在蘇玉珊的意料之中,她曉得這孩子會以大局為重,為了家族,他不會陪著容瑜一起鬧,這樣的結果蘇玉珊很欣慰,然而當侍衛說公主一個人趴在那兒哭了許久時,蘇玉珊的心驀地一疼。

被喜歡的人拒絕,那種感覺一定很痛苦吧?容瑜是放棄了,但代價卻是那麼慘烈,碎了的心,往後還能有人將其縫補起來嗎?

玉珊很擔心女兒的狀況,弘曆得知此事後,先是嗤女兒胡鬧,而後又誇讚明義識大體,

“明年明義便十五歲了,可以當侍衛,開始做官了,這孩子值得培養。”

明義是否喜歡容瑜,玉珊不得而知,她最在乎的還是女兒的感受,她想讓女兒聽她皇阿瑪的話,但當女兒傷心之時,玉珊又心疼不已,當孃的總是這般矛盾。

不聽玉珊應聲,弘曆猜出她在擔心容瑜,遂在旁寬慰道:

“容瑜還小,不懂真正的男女之情,待她將來成親,與勒珠爾做了夫妻之後,勒珠爾好生待她,料想他們之間也能培養出感情來。”

事到如今,容瑜沒有其他的路走,唯有嫁給勒珠爾,玉珊也只能盼著他們日久生情了。

經此一事,容瑜徹底死心,不再鬧騰,弘曆正式為女兒和蒙古世子勒珠爾定親。

定親當日,勒珠爾既不排斥,也不欣喜,他反應如常,彷彿這是順理成章之事。

容瑜全程十分配合,只是沒什麼笑容。

蘇玉珊能清楚的感覺到,自此以後,女兒與她不似從前那般親近,不會再窩在她懷裡撒嬌。

玉珊說什麼,她都會應承,不再調皮的辯解,她看似乖順,但卻與母親離了心。

玉珊很不適應女兒這樣的轉變,她試圖與女兒溝通,然而容瑜卻是態度淡淡,長長的密睫遮掩了她幽暗的眸眼,

“兒臣沒有跟額娘置氣,只是長大了,變成了你們想要的樣子而已。”

是啊!女兒變成了大人所期待的公主模樣,她決定擔負起責任去和親,然而蘇玉珊卻也失去了女兒的信任和依賴,她們母女之間的感情逐漸開始變淡,她很想挽回,可她嘗試了各種法子,她和女兒都沒能回到從前。

人生總是這般,有得便有失,有些東西一旦失去,便再也無法復原。

眼看著玉珊情緒低落,弘曆勸她想開些,“養兒方知父母恩,待容瑜成了親,有了孩子之後,她便會懂得我們的苦心。”

這個過程似乎很漫長,然而除了等待,玉珊再無其他的法子。

孩子們一天天的長大,他們都在各自忙著自個兒的事,陪在玉珊身邊的日子越來越少,唯有小永瑢一直陪在母親身邊,給母親逗趣。

歲月流轉又兩載,乾隆九年間,五阿哥永瑢已經四歲了,而大阿哥永璜已有十七歲。

弘曆的意思是,今年選秀,順道兒給永璜擇一位福晉,正在品花茶的蘇玉珊聞言,才突然意識到,大兒子已經長大成人,該娶媳婦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