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太后不是已經答應了嗎?怎的臨了又鬧騰?但看弘曆鎮定自若,毫不驚訝的神情,他似乎早已知情,既然他都不在乎,那她也沒必要在意。

只是擋不住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蘇玉珊只覺頭疼,她本人是不在乎的,但弘曆夾在中間最是為難,她不希望弘曆被人議論,遂行至弘曆身側,低聲勸道:

“你不願去哄太后,正好榮貴妃願意去,那就讓她代替你去一趟,太后來不來不重要,重要的是讓眾人看到你有這份孝心,那你便不會再被人指點。”

玉珊言之有理,弘曆也就沒再攔阻,答應讓高琇雯去一趟。

高琇雯未敢耽擱,即刻去往慈寧宮。

聽到外頭有動靜,太后還以為是皇帝來請她了,待人進門後,她才發現來人是高琇雯。

高琇雯依禮福身,“給太后娘娘請安,臣妾奉皇上之命,來請太后去保和殿觀禮。”

對蘇玉珊而言,今日是無尚榮耀,但對太后而言,卻是憋屈至極,胳膊肘斜倚在軟枕上,悶哼道:

“蘇氏小人得志,我兒為她再三破宮規,哀家可不承認她皇貴妃的地位,更不屑觀禮!”

高琇雯心道:您若真不承認,當初就不該在詔書上蓋章,印章已蓋,現在再說這些又有什麼用呢?

兀自腹誹了兩句,高琇雯耐著性子勸道:“您若不去,朝臣們議論皇上,胡亂猜測,這對皇上很不利,不管怎麼說,他都是您唯一的兒子,您也不希望皇上被人戳脊梁骨吧?”

太后最喜歡的便是如高琇雯這般賢惠大度,不爭不搶的女子,“他對你如此薄情,你卻這般為他考量,可真是個好孩子!只可惜他瞎了眼,看不到你的好。”

高琇雯笑容得體且賢淑,“臣妾是皇上的女人,自當皇上考量,此乃臣妾的本分。不論皇上是何態度,臣妾都時刻念著皇上,無怨無悔。”

做皇帝的女人,就該這般無私奉獻,這才是太后最鐘意的兒媳人選啊!打量著高琇雯,太后讚歎連連,

“皇上身邊最缺的就是你這樣的賢內助,哀家也想給你皇貴妃的尊位,怎奈皇上不答應,哀家一氣之下才會拒絕出席冊封典禮。”

到頭來,還是沒有爭取到,那麼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高琇雯心下冷笑,面上依舊和善,

“太后的好意,臣妾心領,亦十分感激,不過後宮只能有一位皇貴妃,這個規矩臣妾懂得,太后您能為臣妾爭取撫養永珹的資格,臣妾已然知足,絕不會生什麼奢念,也不會吃醋嫉妒,能帶好永珹,便是臣妾最大的心願,至於那些虛名,真的不重要,太后萬莫為此而跟皇上置氣。”

“還是你最識大體!”太后不由感慨叢生,“唉!你若是滿洲人就好咯!”

太后意味深長的道了這麼一句,即使沒明言,高琇雯也能猜得出來太后的言外之意。

如若她是滿人,那麼太后就有理由扶持她登上更高的位分了吧?

如今的太后已對皇后不報希望,她想尋找更適合的人選,只可惜後宮之中還沒有各方面條件都滿足她要求的女子。

高琇雯也明白,出身是她最大的短板,縱使她父親高斌在治水方面頗有政績,縱使太后已為高家抬旗,可這旗人身份終究不正宗,改變不了她不是滿人的事實,單憑這一點,她便做不了皇后!